到了晚上,黃子軒打開賬戶,發現自己賬戶的資金已經高達一千二百多萬。
自己表面上還是一個苦逼的打工人,誰會想到自己已經是一個千萬富翁了。
重生了果然不一樣。
黃子軒自己都不敢相信。
這想想都無比激動。
但做人要低調,自己還沒到飄的時候。
黃子軒激動完之后,沉寂已久掙錢就獎勵出來了,是讓黃子軒經歷義莊事件。
這個可以有,黃子軒一直想知道股市里究竟有沒有義莊!
心念一動,黃子軒就回到了2007年那個風起云涌的金融年代。
從后世的網絡記憶中,黃子軒了解到義莊事件是莊家炒作鉀肥認沽權證的事件。
權證按其作用分為認沽權證和認購權證。
在股市里,股民親切地叫認沽權證為“姑姑!”
這很人性吧。
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是金融證券市場上一種權益類憑證,在2006年,深滬證券交易所通過標的公司申請,發行上市了大量的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
這些權證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有別于股票t+1的交易方式,又因為交易單位極小,權證市場上吸引了大量的資金。
這些資金在權證交易中幾近瘋狂,據說有人只用一百多萬資金,但在一天的交易時間內,利用t+0的交易方式,做出了一個多億的交易額,資金利用率達到癲狂的境界。
在這些資金瘋狂的炒作下,各類權證完全脫離了正股行權的參考價格,一路瘋狂,毫無任何價值可言,只能是一張廢紙。
為了抑制權證的過度投機,防范風險,管理層推出了權證創設機制。
這種權證創設機制就是準予機構和基金憑空創設權證,通過提高市場的權證份額的供給,來抑制過度投機。
權證創設機制一推出,瞬間就被市場所垢病。
人性的貪婪在金錢面前頓時暴露無余,所謂的“公平、公開、公正”的交易原則,瞬間被踐踏,那些機構、券商和公募基金,利用規則,瘋狂的無風險套利,大肆憑空創設權證,獲取巨額利益。
資本的吸血性,赤?裸?裸的展示在大家眼前,讓那些權證參與者怨聲載道,欲哭無淚。
在2007年5月30日到6月25日,這短短的近一個月交易日里,僅在招行權證上,19家機構、券商和基金共創設了75次,創設權證總份額達到了36.28億份,這19家機構、券商和基金在招行權證上,就獲利了64億。
也許,大家會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義的事情,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是不是很奇葩?很驚訝?很讓人瞠目結舌?
但在南航權證上發生的事情,更是讓整個市場憤怒,從而引發了著名的“南航權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