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宇間,隱隱有一抹赤紅之色。
顯得紅光滿面。
頷下蓄著美髯,行走之時,隨著衣袂飄飄,頗有雄姿勃勃之感。
盧照鄰和王勃在都督府當職有一段時日,駱賓王資歷也老,只有楊炯最年輕,是最近才來。
一見到狄仁杰,立時想起關于此人的事。
據說是并州晉陽狄氏,考取明經科入仕,之前任過汴州判佐,為人干練,精于刑名之術。
在劍閣都督府中,頗得都督王西岳的看重。
好像記得此人還曾得宰相閻立本的推薦,今后前程遠大。
一想到這里,楊炯忙放下酒杯,向著狄仁杰叉手行禮“見過狄法曹。”
他拜的不是狄仁杰,而是狄仁杰在都督府的關系,拜的是狄仁杰日后的前程。
否則以楊炯的心高氣傲,少有如此放低姿態。
眼看著狄仁杰龍行虎步的走入屋中,正想上去攀談,卻見狄仁杰一把抓住蘇大為的手腕“阿彌你居然躲在這里偷閑,讓我好找。”
“狄法曹。”
“呸,這里又不是官署里,稱什么官職。”
“大兄,你找我”
“廢話,不找你還能找誰,隨我來。”
狄仁杰拉著蘇大為,走了兩步,想起來向身邊的駱賓王等人點點頭道“我找蘇縣令有事,你們請自便。”
“咳咳,法曹和蘇縣令自去忙。”
駱賓王和王勃、盧照鄰等忙躬身相送。
一旁的楊炯呆立當場,瞠目結舌。
他名滿長安,每在長安時,左右都是迎來送往,被人圍在中心。
何曾有過這樣的遭遇。
先是被蘇大為狠狠折辱,在最擅長的詩才上,被蘇大為一首蜀道難打在臉上。
剛想巴結一下今后的同僚,得宰相閻立本推薦,日后前程遠大的狄仁杰。
誰知狄仁杰是來找蘇大為的。
全程連看都沒看他一眼。
這種過去被眾星捧月,如今被人無視的巨大落差,令楊炯五內如焚,心中涌起陣陣怨忿。
想報復,想出口惡氣。
但一想到方才蘇大為所作的蜀道難,心中竟隱隱生出一絲恐懼。
“不剛才的詩一定不是他作的,豈有人有如此捷才,哪怕是子安也做不到吧”
楊炯轉向一旁的王勃,向他道“子安,你說蘇大為是不是抄別人的詩”
駱賓王在一旁惱道“令明,夠了,你今天怎地如此糊涂,得罪了蘇縣令,于你有何好處”
“我就是看不慣他一個寒門都不算,毫無出身根腳的人,憑什么”
王勃在一旁皺眉道“令明,方才那首蜀道難,你可曾在別處聽到過”
“這”
“這詩,我的確一下子作不出。”
王勃正色道“就算給我時間,我也作不出如此氣勢雄奇的詩篇。”
說著,他長嘆一聲“蘇郎君這人,越認識他久了,你會越覺得他深藏不露,深不可測”
他伸手拍拍楊炯的肩膀“我勸你還是放平了心,好好向他致歉,與他交好,只會有你的好處。”
駱賓王也在一旁連連點頭“子安說得不錯,蘇郎君才華橫溢,為不良帥,能斷案;為將,能橫掃西突厥、高句麗和吐蕃;作詩,他也能驚艷四座,如此出將入相之才,怎能不好好與之結交”
“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