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三郎,別走,別走啊,我知道,你方才其實是為了救我。”
牛七郎捧著臉頰,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后面。
一邊追,一邊厚顏無恥的道“咱們怎么說都是同鄉,一起扛過槍嘛,我還不知道你嘛,方才你若不是那樣做,只怕蘇總管真的要斬了我。”
“我方才就應該一刀割斷你的喉嚨,省得你這般聒躁。”
魏三郎只覺得自己額頭青筋暴跳。
好想砍人。
若不是蘇總管說了,手里的橫刀只用來殺敵,不能用來殺豬。
現在就想一刀結果了這蠢貨。
“三郎,別這么說,別這么無情嘛”
牛七郎生得雖粗胚,一臉燕髯,跟個胡人似的。
但是心思卻極活絡。
眼珠在眼眶里轉了轉,舔著臉笑道“你方才那般表現,要我是蘇總管,一定會記在心上,人家還記得你的名字呢。
若是若是蘇總管將來有用到你的時候,記得拉我一把啊,咱們怎么說都是一起扛過槍的”
“滾”
魏三郎一腳將牛七郎踢了個跟斗。
“莫挨老子”
朱雀長街。
寬敞的街道,與皇城同在中軸線上。
此時道路兩旁的樓宇張燈結彩,鱗次櫛比,高低起伏的延伸向遠方。
蘇大為一身明光鎧,騎在龍子背脊上。
鐵蹄敲擊著青石板鋪就的路面。
發出鏘鏗之聲。
在蘇大為身后,依次跟著隨大唐諸將。
李辯、薛仁貴、王孝杰、李謹行、高崇文、程務挺等。
諸將之后,是多達五百騎的大唐鐵騎。
排成陣列,依次而行。
在騎兵之后,又是五百唐軍,以步卒為主,推著弩車馬車,緊隨其后。
率隊的唐將,乃是黑齒常之、沙吒忠義、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人。
在車陣之后,又是五百唐軍,為重甲步卒,肩扛陌刀。
由崔器帶隊。
重甲步卒所過之處,腳步隆隆。
陌刀如林,寒芒耀目。
這個陣勢,完全是按著蘇大為征吐蕃時的陣勢來排布。
整個長安,一時失聲。
就算當日蘇定方總管回長安,獻俘夸功,也沒有這般陣列森然的軍陣。
主要是儀仗隊,和獻俘的各國敵酋。
哪比得上這支征過吐蕃的鐵血老卒。
隆隆的腳步聲中。
整個朱雀大街,整個長安,無數百姓的心臟,仿佛都隨著那腳步,在震顫。
長安百姓密密佇立在道路兩旁,佇立于樓宇中,當看到蘇大為為首的鐵騎經過時,一時神氣為之所奪。
道路兩旁,還有金吾衛和武候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佇立著,維持著秩序。
亦有不良人,站立在人群中。
蘇大為的目光掃過,從他們中,看到不少自己熟悉的面孔。
遠處有傳令官和傳旨太監,依次將聲音傳遞。
“天皇天后有旨,蘇大為替大唐開疆拓土,攻破吐蕃邏些城。
有功,必重賞
陛下賞黃金千兩。
上好蜀錦綢緞五車。
各色香料五車。
牛羊各五百只。
長安西市大宅一所。
長安城外良田百畝
特晉,蘇大為正四品上,忠武將軍
賜爵,開國伯
受勛,上輕車都尉”
此時此刻,朱雀長街兩側,數以萬計的百姓,摒住呼吸,聽著傳旨聲音的回蕩。
看著騎在黑色巨馬身上,一身明光鎧的大唐名將蘇大為。
感覺心潮激蕩,難以自已。
開國伯
大唐自開國以后,便少有人能受封開國伯了,畢竟過了帝國初建的時機。
這蘇大為,居然能得開國伯
天皇天后如此愛護此人嗎
看他的年紀正當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