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圣人就算是被他一時蒙蔽,依我看,也終會弄明白,到時這蘇大為必然被治以重罪”
李敬業滔滔不絕的道“只可惜了谷德昭這些人,在這當口彈劾,不但沒落到好處,還給自己惹一身災,不過只等蘇大為的把戲被戳穿,就”
他突然發覺李勣一直沒出聲。
好奇的看向自己的阿翁,卻見李勣拈須靠著逍遙椅,兩眼似閉,但從瞇著的縫隙里,偶爾能看到一絲精芒閃過。
顯然李勣并沒非因為精力不濟而迷糊,而是在算計著什么。
“阿翁”
李敬業忍不住問“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勣兩眼微微張開,旋又閉起,似乎喃喃自語般道“蘇大為我與他結識多年,這個人,是一個小猾頭,倒是與老夫年輕時有幾分相似。”
李敬業一時沒跟上李勣的思路。
像阿翁年輕時的樣子
阿翁年輕時,聽聞乃是瓦崗寨上的一員驍將,深受李密器重。
后來歸了唐,也得秦王李世民信任。
但這又與蘇大為有何關系
“蘇大為與老夫有數次軍中合作”
李勣繼續道“他這人用兵,看著險,實則穩,算計一點也不比旁人少,所以才能屢戰屢勝。”
“阿翁,我不明白”
“像這樣一位名將,你覺得他會做沒把握的事嗎”
李勣看向李敬業。
“或許是被逼急了才編個理由搪塞或許有別的理由總之疫疾這種事,幾千年來,何曾斷絕過這蘇大為說他的法子可以令大唐永不受疫疾之苦,這絕不可能難道蘇大為比歷代醫者和圣人都厲害”
李敬業強自辯解。
“我不清楚疫疾的事究竟如何,但我清楚蘇大為這個人。”
李勣微微搖頭道“你只要認識他,了解他,就知道他絕不會做沒把握的事,他敢這么對陛下說,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阿翁,我不和你爭辯。”
李敬業頗有些不服氣的道“再過些時,自然會有宮中消息傳來,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就在此時,聽得院門前府中下人道“國公,有宮中消息。”
李勣與李敬業對視一眼。
“進來說話。”
一名府中伶俐的下人快步走進來,先向著李勣行禮,再向著李敬業施禮。
“免了免了,宮中有何消息”
李敬業有些急切的問“可是與那蘇大為有關”
“是。”
下人點頭道“聽聞說圣人已經看過劍閣都督府的奏折,還有蘇大為呈上的抗疫之術,現在此法已經交給宮中醫官討論。”
“他還真敢”
李敬業有些驚訝。
不過也沒太放在心上。
就算編些法子,也無法短時間內驗證其真假。
總之若說蘇大為有本事能將困擾大唐的疫疾給徹底消滅,李敬業怎么都不會信。
“宮中消息還說雖然太醫署的醫官比較謹慎,沒有就開國伯的法子做出判斷,但是孫老神仙說,此法可行。”
嘶
孫老神仙,就是孫思邈。
已經活了一百二十余歲的人瑞。
連太子的病也是孫老神仙治好的。
在長安,孫神仙已經是活神仙,就沒有他看不好的病。
太醫署里的醫官,也大多是孫老神仙的徒子徒孫。
以他超然的身份地位,說出這番話,那蘇大為所獻抗疫之法,可信度大為提高。
“怎么會這樣,連孫老神仙都說此法有效”
“孫老神仙還說,開國伯能想出此法,莫非天授此誠大唐之福,其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啊
李敬業驚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
坐在逍遙椅上,一直懶洋洋躺著的李勣也一下直起身,雙眸大睜,精光閃爍。
李敬業只覺一股涼氣直沖上頭皮。
孫仙翁對蘇大為抗疫法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那豈非成圣人了
“敬業。”
李勣低沉的聲音里,隱隱透著一絲說不清的東西,似乎有一種急迫的意味。
“我不管你對蘇大為如何看,但此人,確實有大才,未來太子登基,他必是宰輔之臣為我們李家計,你一定要與他交好,如果可能,就與他做兄弟。”
“啊阿翁,您在說些什么”
李敬業瞠目結舌“蘇大為不過一賤民出身,我們李家乃堂堂”
“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