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為皺著眉頭,拿起毛筆,在紙上涂抹,寫上賀蘭敏之,張易之等幾個失蹤孩子的名字,想了想,又寫上正月十五,在上面重重畫了個圈。
經過年余的練習,他的字比原來好了許多,不像以前跟小雞抓出來的一樣,算是勉強可以見人了。
可惜,就算寫出顏筋柳骨那樣的字,也對破案無甚幫助。
蘇大為擱下筆,揉了揉眉心。
神特么的正月十五搶小孩,還有限七日破案,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該從何處下手?
“蘇帥。”
南九郎從外面一瘸一拐的走進來。
上次他被高建踢了一腳,雖然無甚大礙,但是走路仍有些影響。
大概還得將養個把月才能好,不過南九郎不肯歇著,過完元日便早早回不良人公廨報道。
“九郎,查到什么?”
蘇大為抬頭問。
“這是我從大理寺抄來的。”
南九郎說著,將手里一撂卷宗放在蘇大為面前。
這是那幾個孩子的戶籍資料。
現在毫無頭緒之下,蘇大為能想到的,就是先從幾個孩子的身份著手,看看是否有什么共通之處。
可以確定,這次劫孩子,并不是普通的誘拐兒童案。
那些黑衣人身手十分高明,而且遇到不良人追擊時,也都有辦法脫身,可見對方預估過各種情況,做過預案。
那么,這次的劫案,是有預謀之下的行為。
一出有預謀的團伙劫案。
就為劫那幾個孩子?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伙國際大盜,經過周密的計劃,做出各種預案,最后就沖進幼兒園搶走幾個小孩。
實在有違常理。
蘇大為伸手將卷宗翻開。
第一個被劫的孩子,張易之,五歲。
出自中山張氏,其叔祖為張行成,是太宗時的老臣。
太宗去世后,李治封張行成為侍中,兼刑部尚書,并封北平縣公,監修國史。
張易之父為張希臧,乃雍州司戶參軍。
此次張易之隨其母來投張行成,闔家一起過元節,
誰知竟會出這樣的事。
才看到這里,蘇大為頓時汗流浹背。
賊你媽。
這些惡賊,居然把當朝刑部尚書家的孩子給劫了,難怪上面那么震怒。
這案子要是不能速破,叫刑部尚書張大人如何想?
讓天子李治臉往哪擱?
尼瑪,
要是讓老子知道是誰干的,非把你們抽筋剝皮不可!
等等,這個張易之,名字有點耳熟啊。
蘇大為隱隱想起了點什么,再翻卷宗,看到張易之家庭成員的名字,頓時臉色一黑。
其弟,張昌宗?
就算歷史一般,蘇大為還是想起了前世看到的野史,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二人,皆為神龍時期,武則天的入幕之賓,也就是坊間流傳的男寵。
這……
一時之間,蘇大為無力吐槽了。
此事必有蹊蹺,對,有很大的蹊蹺!
他吞咽了一口口水,繼續翻動卷宗,看第二個孩子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