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蘇定方不一樣。
蘇定方是被太宗雪藏,特意留給李治的一把利劍。
所以蘇定方應該是很想打,而且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
至于程知節,則完全沒有這個需要啊。
贏了,贏了又如何?
國公之上,還能封什么?
只怕功勞太大,反而且功高震主之嫌。
沒看到軍神李靖在滅掉東突厥后,便一直稱病不出,從來不理朝政嗎。
當將軍,到這個身份地位,就要懂得明哲保身之道了。
而程知節,又素來被人認為是極精明事故,懂得站位,也懂得進退的一員智將。
不是開玩笑,程知節,真的非常聰明。
他或許不是太宗身邊最出彩的武將,但論到精明,懂進退,懂站隊,太宗朝的眾名將中,也只有李靖可與之相比。
李靖固然是知明哲保身。
可惜軍神的頭銜實在太耀眼了,一戰滅東突厥之功,震古爍今。
他無論再怎么裝低調,還是跟暗夜里的星辰一樣耀眼。
無法掩藏。
而程知節,就真的是一個活著的傳奇。
正應了那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隋大業六年,盜賊蜂起。
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保衛鄉里。
后來歸附瓦崗寨李密,得到重用,為瓦崗軍內軍四驃騎之一。
武德二年,因鄙夷王世充為人多詐,程咬金說服秦瓊,在戰陣上降唐,王世充不敢追逼。
李淵令程咬金等人侍奉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封秦瓊為馬軍總管,程咬金為左三統軍。
此后程咬金追隨李世民,先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棄,并領左一馬軍總管,每逢出征,常舉旗先登,因屢立戰國,被封宿國公。
武德七年,太子建成為了分秦王之勢,向李淵進言要派程咬金出任康州刺史。
大抵就是這次褚遂良被貶的位置。
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說: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長久保全,能做到嗎?知節有死而已,不敢離大王身邊。
對了,那時他已改名做程知節了。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程知節亦參與其中。
玄武門之變后,拜太子右衛率,遷右武衛大將軍,享實封七百戶。
到貞觀年間,先授持節都督瀘、戎、榮三州諸軍事,滬州刺史,鎮壓獠人叛亂。
后拜左領軍大將軍,檢校原州都督、普國公。
后改遷為盧國公,真食七百戶,子孫代代承襲。
不久,又使持節都督、幽、易、檀、平、燕、媯,六州諸軍事,封幽州刺史。
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十九。
同年,程知節轉任左屯衛大將軍,檢校宮城北門駐軍。
貞觀二十二年,被封為鎮軍大將軍。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程知節自翠微宮奉敕統率飛騎軍,親自護衛皇太子李治回朝繼位,并在左延明門外,連續宿衛三個月。
這樣的履歷,這樣的資歷。
他的功勞,已經夠了。
物極必反,月滿則缺。
古今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