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為心念一轉,頓時明白了蘇定方的潛臺詞。
諾大的草原,想要找到一個人真的不容易。
但唐軍聲望大,只要跟著唐軍,每到一地,便自然會引起無數部落和胡人關注。
只要聶蘇不是真的去到緲無人煙,與世隔絕之地,便一定會聽到唐軍的消息,聽到唐軍的消息,就自然能尋回唐軍大營,找到蘇大為。
“我怎么把這茬給忘了。”
蘇大為頗有些慶幸,以手扶額,定了定神向蘇定方拱手道:“多謝將軍,我險些誤了大事。”
見他想明白了,蘇定方也頗有些欣慰的點頭:“你能明白就好,所以立軍功,與尋回聶蘇小娘子并無沖突,你只要用心在你該做的事上,失去的人一定會尋回來,想得到的一切,也終將得到。”
蘇定方這番話,似乎意有所指,但蘇大為也不急細細咀嚼。
他現在滿心都是想看地圖,推斷聶蘇可能去的地方,接下來唐軍的行軍路線。
不過,蘇定方卻沒有走的意思,看了一眼蘇大為,聲音略為低沉道:“阿彌,為將者,不可不識天時。”
“這我知道,《孫子》里有提過,天時、地利、人和。”說完這句,蘇大為終于把心思從聶蘇的事上抽回來。
是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他有些詫異的看向蘇定方。
卻見蘇定方背負雙手,在帳中來回踱了幾步,似有什么難解之事。
“我用兵,做人,都是一樣的道理,謀定而后動,一但下定決心,便如手中橫刀劈下,不做它顧,我希望你也能做到這一點。”
“是。”
蘇定方看著他,欲言又止,但最終又沒說出口,只是搖了搖頭。
“時間不早了,不耽擱你休息,明日我們再好好商議一下接下來進兵之事。”
“是。”
目送著蘇定方離開,蘇大為心里總覺得有點什么。
似乎,蘇定方有些未盡之意,是什么呢?
他剛才想和自己說的是……
蘇大為猛地反應過來,想起隱晦聽到一些傳聞。
據說在擊敗木昆部的消息傳回唐軍大營后,似乎有人并不高興。
副總管王文度向程知節備呈唐軍需要求穩,不可貪功冒進,中了突厥人的奸計。
程知節一時猶豫難決。
最后是蘇定方拍案而起,點了數千兵馬做為前鋒,翻躍金山趕來支援蘇大為。
原本,蘇大為就屬于蘇定方麾下,此次所率的五百越騎,也歸蘇定方節制。
況且,蘇定方是此次征西軍中,為數不多的主攻派。
程知節顯得有些左右搖移,而王文度,則諱莫如深,似乎能不能打敗西突厥,并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這姓王作戰不知如何,但是對內玩心眼,卻是一把好手。
按原本歷史上,因為王文度對程知節“矯詔”,自稱有李治密旨,令程知節裹足不前。
先是唐軍著甲行軍,防備“突厥人偷襲”。
軍中甲胄都是數十斤上下,別說人累,戰馬都累死許多。
軍中多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