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問你,如果唐軍與吐蕃作戰,需得多少人馬?勝算幾何?”
蘇大為心里咯噔一下。
猜中了。
方才他就懷疑,是不是與吐蕃之事有關,現在從李治的口里得到了印證。
“陛下,可是吐蕃那邊?”
李治狠狠一拍膝蓋,發出清脆的響聲:“吐蕃贊普,當真是好心機,好手段……”
“陛下,吐蕃究竟出了何事?”
“今日在朝堂上,邊軍回報,吐蕃與吐谷渾兩蕃國互相攻殺,又有鴻臚寺報吐蕃使節消息,稱吐谷渾入侵吐蕃,讓大唐居中調亭。”
蘇大為看了一眼李治陰郁的臉色:“陛下如何看?”
“朕……”
李治剛要開口,突然警覺,朝蘇大為看了一眼:“你不是之前去過吐蕃?我聽聞奏報,顯慶元年吐蕃與吐谷渾在白蘭便已開戰,是吐蕃大相祿東贊領兵,顯慶元年至二年,你皆在吐蕃吧?為何不報?”
蘇大為有點懵,腦子里回憶了一下地形,向李治道:“陛下,臣入吐蕃是循著絲綢古道,越過山脈,入象雄,至巴顏喀拉山脈附近,那里離著白蘭還有很遠,當時在巴顏喀拉山,確實遇到過吐蕃大相祿東贊,他們還率兵包圍了巴顏喀拉山,據說是要逼本教交出圣女。
后來臣九死一生,才從吐蕃軍重圍中脫身,歸來后,此事已經向陛下稟報,當時祿東贊也的確提到過,想借圣女,平息吐谷渾的反抗……”
李治兩眼微閉,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想了想,記起確實有這么一件事。
點點頭,不再追問此事,改口道:“現在吐蕃派使節稱,是吐谷渾入侵吐蕃,吐蕃不得已派兵駐守邊境,你如何看?”
“此必有詐。”
蘇大為極為肯定道:“吐蕃強而吐谷渾弱,昔年太宗時期,吐蕃就曾入侵過吐谷渾,擊敗了吐谷渾、黨項和白蘭諸羌,當時我軍松州都督韓威輕出戰賊,反為所敗。
正是因此,太宗定下決心對吐蕃用兵,以史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以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左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督步騎五萬擊之。”
李治略一思索,微微點頭。
他明白了蘇大為的意思。
吐蕃與大唐的松州之戰,是貞觀十二年。
距今已有二十年。
當時戰爭是由吐蕃入侵吐谷渾引起的。
唐軍初戰,松州都督居然被吐蕃所敗,那可是大唐開國不久,戰力最盛的時候。
后來太宗下定決心,派出的陣容非常強大。
侯君集,天下唯二繼承李靖兵法者,戰功赫赫的大唐名將。
執失思力,歸化大唐的外蕃名將。
牛進達和劉蘭也是青史留名的杰出將領。
率領五萬步騎,聽起來不多。
但大唐對外作戰,一般五萬人是標配。
這五萬,可是實打實的精銳。
為了支持五萬脫產戰兵,按大唐一兵配三名后勤人員來算,五萬戰兵,需要十五萬民夫做后勤。
也就是說,大唐為此戰一共發動二十多萬人。
在這么豪華的陣容下,才堪堪擊退吐蕃。
可知吐蕃之強,絕非吐谷渾能敵。
按正常情況,強者不去欺負弱者,已經是老天開眼了。
吐谷渾哪來的膽量主動去侵略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