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以混淆大唐的眼睛。
而新羅,則藏在后面,默默的鯨吞百濟故地,造成既成事實。
最終,大唐為此不得不在半島與新羅爆發戰爭。
但那個時候,吐蕃已經崛起,不斷在大唐西北擴張,唐朝的精力不得不投向西北,只得草草與新羅議合,以大同江為界,高句麗的故土歸唐,而百濟這邊幾乎全被新羅吞并,國力爆漲。
可以說,大唐辛苦八年,結果大部份便宜了新羅這條白眼狼。
這其中,金庾信居功至偉。
他曾私下向當時的新羅王金春秋建言,說大唐就像是一個惡主。
咱們新羅,雖然只是大唐手下的一條狗,但也要積極爭取自己的利益。
若惡主對咱們太兇,咱們就主動上去咬他一口。
熟知這一切的蘇大為,若不給金庾信搞點事,那就不是他的風格了。
現在唐軍尚未登陸,還沒滅掉百濟,金庾信還有點用。
雖然不方便先在動手除去此人,但是打打他手下的主意還是可以的。
為此,蘇大為早早謀劃,派手下密探及周良向新羅方滲透,周良為明,代表蘇大為與金庾信談判,吐露唐軍即將從熊津港向百濟進兵的消息。
同時悄然替換掉了金庾信埋伏在新羅邊軍中的人。
當然,其中還有無數情報方面的細節,令金庾信最終被迷惑,做出錯誤判斷。
若非他以為十萬火急,必須馬上打破百濟邊軍,也不會如此冒險,帶著一萬多人就上了。
怎么也得等到后續援兵到齊了再發動。
情報上的失誤,令金庾信輸掉了底褲。
這一戰后,他就算沒事,他最嫡系和精銳的手下,這一萬多人,也會折損過半。
而這,正是蘇大為的手筆。
當然,這一切,縱使金庾信事后懷疑,也絕對抓不到蘇大為的馬腳。
大不了全都推給百濟人。
就說他是被百濟人陰了一把。
而百濟這一邊,同樣被蘇大為給坑了。
金庾信不好受,百濟同樣損失慘重。
邊境守階,達率階伯多半亡于陣中。
邊境防線不存在了,后續新羅的援兵可以從此處源源不斷的開赴百濟境內,燒殺搶掠,幫著大唐吸引火力。
黑齒常之的嫡系精銳,這一戰基本打光,就剩光桿了,便于蘇大為將其收服。
對于黑齒常之的用兵本事,蘇大為是親眼見識到了。
此人將是大唐未來對付吐蕃的一把利劍,當然要早早收服。
而且最好是由蘇大為收服。
其中的陰私,不足向外人道也。
最后,也因為蘇大為在情報上下的功夫,令黑齒常之做了錯誤判斷,未谷城主扶余忠信率軍傾巢而出,也就意味著,未谷城幾乎不設防,完全是打開了大門的小白兔。
只要占據了未谷城,通往百濟內部的大門,就徹底打開了。
簡單來說,蘇大為一番謀劃,在想要決勝負的新羅金庾信,與百濟階伯、黑齒常之的背后推了一把。
又利用都察寺的情報戰,將這兩國的情報混淆,引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阿彌,現在我們還能做些什么?金庚信看來是撐不住了,最多是縮回去,應該是百濟人慘勝,咱們要不先撤吧。”
安文生觀察了一下戰場的形勢,肯定的做出判斷。
連他都看出來,新羅人頂不住了。
就算退回山上,估計那些騎兵都得下馬步行,戰馬得損失大半。
這一次,金庾信回去不得吐血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