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陛下好糊弄,真當我們這些朝廷重臣好糊弄?
送瘟神?
你以為你是誰?
你是圣人嗎?
古往今天多少圣人,也不見將瘟君送走。
你怎敢如此大言欺騙,惑亂君上。
實在是不當人子!
群臣才安靜下來,就聽殿上珠簾一響。
大唐皇帝李治,已經主動掀簾而出。
甚至后面站起身的武媚娘都沒追上他。
他這是迫不及待了。
掀開簾幕,一雙透著急迫的眼神,向著蘇大為投過來。
“蘇大為,你方才說的可是真的?朕為何從未從奏折上看你報之此事?真的送走了瘟神?此后我大唐土地,不會再有瘟疫了嗎?”
別人不了解蘇大為,可他李治,這十幾年可是看著蘇大為一路成長。
為何一直壓著蘇大為,并不是他不想用此人。
正相反,好鋼用在好刀上,蘇大為大才,此人可留給太子。
若自己封賞太過,到太子登基時,又如何好用蘇大為?
正如當年李世民晚年,故意冷藏蘇定方與薛仁貴。
最后這兩人都成為李治朝的一代名將。
李治也早早為太子鋪路,做人才儲備。
正因為他了解蘇大為,知道此人從不輕易許諾,可一但他說出來,那必然是有把握的。
“蘇大為,且從實道來,萬不可有任何欺瞞!”
李治的聲音里,甚至都帶著一絲顫抖。
文武百官的眼神,一下子變得詭異起來。
圣人,為何如此失態!
難道,這蘇大為真有通天徹地之能?
那么多沙門大賢,道家天師,千百年來圣賢都無法解決的瘟疫,能被此人給解決了?
那是何等驚人的偉業,休說什么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那是活人無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無數華夏苗裔都將因此而受益,說一聲當世圣賢也不為過。
可是……可能嗎?!
“回陛下。”
蘇大為面色平靜,向著高立于殿上的李治叉手道:“本來臣是想等諸事底定后,再專上折子向陛下呈說此事,但因為急詔回京,所以還未曾上奏折。”
略停了一停,在李治充滿期待與渴望的目光下,蘇大為繼續道:“臣任黃安縣令,主持抗疫的過程中,考查當地縣治,并遍閱古籍,最終發現瘟君的秘密。”
這話,令滿朝文武,包括李治和武媚娘呼吸一窒。
被蘇大為的話牢牢吸引住心神。
甚至李治忍不住上前半步:“是何等樣的秘密?”
“這瘟疫,實則是某種小蟲,只是太過微小,我們的眼睛不易察覺。這種小蟲或在水中,或在空氣里,防不勝防。”
蘇大為的話才落,早有李敬玄和氣急敗壞的谷德昭開口道:“荒謬,瘟疫乃是瘟君代天行罰,豈與小蟲有關?”
“既然眼睛看不見,你又如何得知?”
蘇大為向著兩人輕蔑一笑:“我自有我的辦法,而且古籍中早有記載。”
“什么樣的記載?”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曹操征東吳,其時擁兵四十萬,號百萬,而東吳弱小,不得不與劉備聯合,但實力仍遠不如曹操。
但最后結果,以曹操大敗,兵船被燒之一炬,損兵折將逃回中原而告終。”
不等眾人喘息,蘇大為接著道:“我在蜀中遍查古籍,得到蜀國古籍數車,其中有記載,當時曹操失利,乃是因為軍中疫癘流行。
那種疫癘,能令人腹大如鼓,嘔血而死。
待到劉備入蜀稱帝,為報關羽之仇,揮師沿江而下。
在夷陵與吳將陸孫對峙后,蜀軍軍中爆發疫癥,無力作戰,這才有了夷陵大敗。
待劉備逃回白帝城,諸葛孔明趕到,細查軍中疫癥,方知乃是水中一種小蟲,寄居于釘螺之中,士伍不識,被螺中小蟲鉆入腹中,乃有疫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