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世,能讓大唐皇帝李弘失態的事不多。
能讓蘇大為失態的事更加不可能。
但這一切,卻偏偏發生了。
唐軍的戰報很有講究。
頓挫、少挫、潰、敗、大敗、覆沒。
大敗,已經是少見的慘敗。
僅比李敬玄那次稍好一點。
意味著唐軍此次失敗,是成建制的損失。
薛仁貴亦是大唐名將。
這十幾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甚至唐軍上下認定,天下強軍,論披堅執銳,騎兵沖鋒之猛烈。
無人出薛仁貴其右。
僅有過世的蘇定方,勝過薛仁貴。
現如今,環顧大唐。
蘇大為是帥才,自不可能再沖鋒在前。
論大唐名將中。
能把騎兵玩出花樣,能萬軍中,斬將奪旗。
摧毀敵人防線的,只有薛仁貴。
猛將薛仁貴。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
但,這樣的大唐名將,居然慘敗于西域?
“怛羅斯,在哪里?”
腦中回憶一下,依稀記得在碎葉水附近。
再進,便是安西四鎮,大唐在西域的門戶所在。
這一瞬間,李弘渾身的血液都涼了。
他驚懼且失態的看向蘇大為。
這純是下意識行為。
既驚于蘇大為料事如神。
又震駭于,大唐居然在西域第二次失敗。
這印證了蘇大為之前的判斷。
同時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大唐在西域的力量,還能不能守得住。
這已經不是唐軍戰線動蕩的事了。
接連兩次失敗,已經傷了大唐在西域的統治根基。
那便是唐軍百戰百勝,武德充沛。
而一但西域有變,就是震動國本的大事。
大唐能雄踞天下,打得四夷無法抬頭。
除了唐軍勇猛,名將輩出。
更是靠西域貿易,這條富得流油的黃金商路在支撐大唐的國力。
武力與財力,兩手都硬。
一但西域之事出現反覆。
相當于切斷替大唐財賦輸血的大血管。
兇險異常。
歷史上,大唐也正是被吐蕃攻下了安西四鎮,斷了西域商路后,國勢開始萎靡。
直到唐玄宗時期,重新與吐蕃爭奪西域。
一度占據上風。
最終到玄宗晚年時,安史之亂爆發。
大唐無遐顧及西域。
從此國勢大頹。
就算平息了安史之亂后,因為丟了西域,大唐也從世界級的帝國,縮小為區域性強國。
數次被吐蕃人沖入長安,燒殺搶掠。
再也無法恢復“天可汗”時,萬國來朝的極盛局面。
“阿舅,怎么辦……西域,還有遼東那邊……”
“陛下勿慌。”
蘇大為兩眼射出鷹隼般冷靜的光芒。
眼瞳如冰晶般透明。
隱有煞意透出。
這一瞬間,他仿佛從沉穩的朝廷重臣,又變回那個戰場之上,指揮若定的統帥。
“這份情報,從西域傳回來,就算有快馬驛站,最少也是數個月前,現在慌張于事無補。”
“那怎么辦,阿舅,西域那邊會不會……”
“有大都護裴行儉在,局勢應該不至于靡爛。”
蘇大為緩緩道:“現在最重要的,一是確定我軍損失,西域局勢,然后再考察東西兩線,何為主,何為次,如何調配資源,迅速穩定局面。”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自有一種令人信服,安定人心的力量。
李弘聽了心下稍安。
“阿舅不是說遼東叛亂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