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劫難前,以藍星上的科技水平。當時,最大的運輸飛機。承載重量,就已經超過了40噸。而如今,在科技水平,高度發達的諾輪星。飛艇的承載重量,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承載的空間。
諾輪星上的軍用高速飛艇,如果是超大型的。在保證其,可以高速飛行為前提的,設計要求下。即使是普通的,超大型飛艇。承載空間和載重量,也如同一艘,在空中穿梭的大型航母。
因此,12月16日上午,在那名元祖異種,毀掉了奎恩瑟基地的,導彈發射系統,并逃走后。奧斯卡.安德森將軍,當然不會追出去。他下令,高級軍官返回基地指揮部,召開緊急作戰會議。而此時,他派出去突圍的兩艘飛艇,也被迫返航了。很顯然,他們突不出去。
敵方飛艇,都攜帶了空對空的,源力巡航導彈。這兩首飛艇,也是耗光了,飛艇上的源力防護能源。仍無法突圍,不得已才被迫返航的。而現在召開作戰會議,就是為分析敵情,制定防御作戰計劃。還有,從地面或水下突圍的方案。
如今情況緊急,現在基地的情況是:首先,在基地防御方面,浮島上的防御屏蔽,已經完全失效。工兵已經連接了,新的解碼器。指揮部的情報組,正在用量子計算機解碼。不過,就算量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極高。但,這可不是那種,單電光子操控的,超級量子計算機。而且,也架不住,防護罩的啟動編碼太過復雜。
據負責解碼的技術軍官說:這個繼源器的原始啟動編碼,還是一組,四十位數字的動態編碼。具體需要多少時間,他們現在還無法確定。
而水下基地的源力防護屏蔽,是始終啟動的。因為沒有,大型飛艇這種交通工具的進出。只是人員和小物體出入,只需要攜帶著身份職別卡,就可以通過入口的防護屏蔽。
但,有一個以往不是問題,而現在,卻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水下基地的防護屏蔽,源力晶石中,所剩余的能源,只有10%左右了。至于為啥?那是因為,這個源力防護罩,在9千多米深的海里,可是泡了幾百年了。水壓和洋流的沖擊,就形成了水滴石穿的效應。
這就是,問題的嚴重所在。原本,這10%的能量,慢慢泡著,還能用個幾十年。也不用,太急于更換源力晶石。可現在,如果,敵人攻占了浮島上的基地。集合一批強者,猛攻水下的防護罩。說不定,還真能在一天,或更短的時間內,把晶石的能量耗盡,攻入水下基地。
第二個問題,基地與外界的通訊,被屏蔽的問題。現在初步判斷,基地衛星信號,被屏蔽的范圍,應該超出了南極圈。而基地又失去了,遠程打擊太空飛船的手段。從空中突圍,也暫時是突不去了。
當然,現在可以讓如安德森將軍,帶著幾位高級軍官,從地面突圍出去。但,這無疑是一招險棋。且不說,現在還不清楚,敵人在基地外圍,布置了什么程度的武裝力量。對基地內想從地面突圍人員,進行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