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的蹊蹺,又如何瞞得過,深不可測的諾林大議長,和他手下那些老奸巨猾的副議長們?就連當年,他家族那個小小的馬前卒,如今卻深諳兵事的艾德蒙.伯里,在沒獲得更詳實情報的狀態下,對此都有所察覺。
所以,西元洲聯邦大議會,才會同政府軍總部,制定了這項針對墨本洲外海海域,進行戰略封鎖的方案。
這條海上封鎖線,與墨本洲大陸,西北兩向海岸線間的距離,以及4左海上軍事基地之間的間隔距離,那是上官洛穎,命令討伐軍團的戰略分析處,根據前期用無人機,發動自毀式偵查時得到的數據,再通過人工智能戰略系統,進行概要估算得出結論后,才最終確定的部署方案。
而時至今日,以上官洛穎為首的西元洲軍方高層,就更加能確定了那個大膽的推測。那就是,康拉德.迪麗莎,能控制群獸出動的最遠距離,不會超過鶩獸和空中猛禽,對墨本洲西北部近海海域的防守半徑。
至于為什么說,這4座基地連成的海上防線,能封鎖住墨本洲外海海域,近2萬公里的戰線呢?
這些在現代戰爭中,用虛擬現實兵棋推演后得出的數據,就不浪費筆墨,做詳細解釋了。
但,有一點設定還需要說明:在即將開啟的戰爭中,西元洲聯邦的討伐軍團,依靠著兩洲之地,先進的科技和現代化工業的資源,在兵器裝備和信息情報方面的優勢,比盤踞在墨本洲的迪麗莎組織要大得多。
而迪麗莎組織唯一的優勢,就是可支配獸群兵力的數量,要幾倍甚至幾十倍于人類士兵的數量。但,在那頭始祖鶩獸,還無法離開墨本洲上空的同步太空軌道時,這種優勢又無法體現到戰略進攻方面。
可即便是那頭始祖鶩獸,能夠在太空中改變方位,配合康拉德.迪麗莎在星球表面,驅動獸群大軍出征。但這茫茫大海,又會拖慢了他們,在征途上的行軍速度。因為,無論是異獸還是猛獸,只有在戰斗中,才能發揮出一時的極速。它們不可能像,靠源力能源驅動的現代化軍用載具,能用極速,持續飛行或航行上萬公里,不用恢復體力,就能直接投入戰斗。
而根據可靠的情報,迪麗莎組織現有的軍用載具,能夠運送的兵力,按中型異獸和猛獸的體積計算,數量絕不會超過10萬。當然,這些情報的來源,就要感謝那位在迪麗莎組織,充當了8年二五仔的馮大少爺。
因此,除了水下的濁獸,和空中的鶩獸以及那些猛禽。其他陸地上的獸群兵力,要怎么漂洋過海呢?用巨型鶩獸或海中的濁獸,硬駝過去嗎?
可以是可以,但在它們行軍途中,這些海空異獸要消耗的體力,和群獸兵團遇襲后的減員數量就會大增。
也正是由于,他們在情報和軍事裝備上的落后,以及兵種上的限制,被西元洲討伐軍團的人工智能戰略系統作為依據,從而計算出4大海上軍事基地的布署方位等數據。
當然,迪麗莎組織還有一種進攻策略,就是說服他們的臨時盟友,讓那些元祖異種驅使異獸群,從東隆洲出兵。同他們在墨本洲的兵力,對西元洲大陸形成夾擊之勢。
毫無疑問,從表面上看,這種戰略攻勢,對西元洲的威脅是最大的。但,不要忘記重要的兩點:
首先,元祖異種驅動獸群從東隆洲大舉興兵,要從哪兒條途徑進軍呢?走海路和空路,都面臨前面提到過的問題,就是進兵的速度和途中的體能消耗。
其次,仍是信息情報方面的劣勢。只要他們的獸群一離開東隆洲,向西元洲方向進發,就會被西元洲的偵察衛星發現,并提前做好迎敵的準備。
要兵貴神速,就只剩下一條陸路的進軍路線了,那便是穿越獰嵐山大峽谷,突破冽風城的高墻!
可他們能想到的,西元洲聯邦大議會和軍方的高層,能想不到嗎?如果,沒在這個久經戰事洗禮的要塞,做好充分的防御部署?西元洲軍方,會悍然出兵到墨本洲附近的海域,去設置封鎖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