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卷云墨掩星河,暴推重浪排山溭。傾捩凌川飛雨箭,倒引天雷裂森羅。
7月17日傍晚,墨本洲大陸的西北部,及其西北部海域,出現了異常的天氣。
往簡單點兒說,就是海上起大風暴了。往復雜點兒講,大概其就是東暮洋極北海域,突然出現一股高氣壓寒流,一路向西南方的熱帶低氣壓區域侵襲,與暖濕氣流相遇后,逐漸形成了海上的超級風暴。
雖然,這個熱帶氣旋的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了190公里的時速,已經屬于超強臺風的級別。好在風暴中心,并沒有途徑3號基地。而是從3號基地,與墨本洲大陸西端岬角正中間的大洋面上旋過。
但,由于臺風的半徑,已經超過了1400公里,導致這兩個區域,都落進了這場風暴的外圈螺旋雨帶。
遭遇到這種惡劣的天氣,也甭管是屬于“厄爾尼諾”還是“拉尼娜”現象。反正,諾輪星上也沒有這些氣候學的名詞。但,有句俗話應該在哪兒都比較普及,那就是:暮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只是,在這種暴風驟雨,巨浪滔天的海面上,也沒什么木質結構的連環戰船給你燒,想放火肯定是沒戲。
但,對于人類強者和某些強大的生物來說,借助這種極端天氣,在夜間對敵人發動一場奇襲,正是天賜良機!
不用說,在這種被颶風暴雨,隆云泄電的超強對流氣團,所覆蓋的區域內,無論什么光譜、電磁波、束光視頻等衛星遙感信號,肯定都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雖然,以諾輪星如此發達的電子通訊科技,在各種信號的抗干擾、抗衰減技術上,都達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但,這僅限于,以量子纏繞為基礎的量子通訊信號。
而依賴于光譜,光學,和電磁波等硬件為基礎的,各種遙感成像技術,就很難透過這種強臺風氣旋,那十幾公里厚的積雨云層,去探測和清晰分辨,星球表面上,被云層覆蓋下的物體。
雖然,勇者號母艦上,橋樓旁那座組合桅上的多相位量子雷達,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但是,可探測距離只有4百多公里。所以,只能等敵軍進入了探測范圍,才能獲取到他們的兵力規模,和兵種構成等情報。
從晚上8點開始,天海一線間,狂風驟起,烏云覆濤,電閃雷鳴,急雨紛飛,熱帶風暴的外圈雨帶,從東北方海面,向基地滾滾而來的時候。3號基地的全體將士,已經各就各位,全副武裝,進入了緊急備戰的狀態。
這種極端天氣的出現,軍團的所有指揮官們都非常清楚,如果迪麗莎組織,要對3號基地發動突襲,一定不會錯過這次,大自然釋放給他們的時機。
此時,基地的各艦船,同時開啟了3級源力防護罩,抵御狂風躁浪的沖擊。當然,抵御這種程度的風浪,用點兒相對便宜的源力能源,已經足以。
雖然,在風浪過大時,難免會導致船體有些搖晃。但,只要有源力緩沖應力裝置中的動態配重,船只在海面上,就會像不倒翁一樣,絕對不會傾覆。
事實上,哪怕是風暴中心從這里經過,只用二級的源力防護,就完全可以確保,各種艦船的四平八穩。
只不過,人家西元洲軍方家底兒足夠厚,不在乎那點兒三級靜態源力。再說,抵抗這種風暴的破壞力,也消耗不了多少三級源能。
可珍貴的五級源力晶石就不同了,那必須是能省則省!只在敵方兵力,突破了遠程火力的封鎖后,即將短兵相接之際,才有必要開啟5級源力防護,保護基地的艦船不被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