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超級計算機的作用不僅僅是道路系統的管理,還有城市里所有人員的需求調配,比如如果有人要看病,這臺計算機會根據病人的緊急程度、病情表象、距離等綜合因素分析出去哪一家醫院更合適,比如如果有人想去某一家餐廳吃飯,這臺計算機可以提前告知當前餐廳的人數,是否需要排隊,排隊的時間大約多久,是否有類似的餐廳可以替代等等,再比如城市有什么緊急通知,這臺計算機可以準確的通知到城市的每一個人,再比如城市安保,它能準確識別每一個進入城市的人員,識別他們所有的行動的軌跡,幫助警察系統破案,等等諸如此類的吧!”
“我的理念就是,這個城市是一個現代化的智能城市,我們當前既然不是在原有城市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那就索性一步到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座城市在建成之后不落伍,只有這樣,才能符合你對西北新城的定位。”
郭思淼講到這里便停了下來,他并沒有繼續深入講述,雖然我知道他的設計遠遠不止于此,但是他剛剛說的這些已經非常震撼了,如果我連這都接受不了,他下面的東西也就沒有匯報的意義了。
“農業呢?我此前說過農業要自給自足的吧!你不會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吧?”看著郭思淼詢問的眼神,我問出了心里的第一個問題。
“哦,農業,農業有的,農業沒有設置新城,而是在主城區與衛星城之間設置無數的溫室農場,西北的農業采用的溫室培育技術,這樣有利于節水,農業最重要的是日照,而西北最不缺的就是日照,所以……”
此時眼前的畫面一轉,轉到了一個溫室培育模型上面。
“采用這種溫室體系,可以立體種植,這樣增大了單位面積的種植量,水培內的養分、溫室的環境,都全部的自動監測管理,頂部的玻璃板采用的被動式太陽能窗,盡最大可能的保證可見光進入,而高熱的紅外線格擋在外,內部白天不會太熱,晚上不會過冷,一年四季皆可生產,這個技術已經驗證過,可行性非常高,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造價很高。這樣一個一千平米的溫室即便是大規模制造投入,成本大約也在五百萬以上,按照當前的糧食產值,即便按照糧食最高產計算,這一千平米的溫室一季也就是七千公斤,因為溫室,可以保證一年三季至四季,也就是年產兩萬五千公斤,按照高價4元/公斤計算,刨去成本投入,一年的純收入也就七八萬的樣子,這樣的溫室要通過種植回收成本,時間大約是……”
“六七十年,這還沒考慮利息,如果按照每年計息,復利計算,只要銀行存款利息超過1.6%,那么每年的收入連利息都不夠,項目是必虧的。”我接話道。
郭思淼點點頭,“是的,就是這樣。”
“可是,帳不是這么算的,全世界當前的形式都是工業補貼農業,飯才是人真正的生命之源,糧食的價值不是這么定義的,你我也商量過這件事,所以這一點不用太操心了,方案可行。”
“話是沒錯啊,但是……”
“但是怎么樣?”
“但是這也太離譜了。”
“怎么離譜了?”
“咱不妨做個假設,假設整個城市人口一百萬,這不過分吧!”
“當然,這么大的城市一百萬太小兒科了,那就是個死城,按一千萬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