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開出了條件,就等那邊的反饋了,如果處在理性的角度考慮,這個反饋想都不用想就直接答應就行。
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她外公可以幫助她父親一家脫離危難,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如果她父親選擇她大媽,那很可能會牽連她大媽家。
因為剛剛說過了,她大媽家也是知識分子家庭,而且跟她爺爺類似,也都是文人,本身沒什么權利不說,還很容易受到牽連。
因此,理性的分析,她父親的正確的婚姻選擇就是她母親了。
但是,她父親跟她爺爺幾乎一樣,都是比較軸的人,更關鍵的是,雖然她父親和她大媽還沒有正式結婚,但是早就真正的生活在一起了,肚子都搞大了。
這種情況下讓她父親拋棄她大媽去選擇她母親,那就是拋妻棄子呀!當世陳世美啊!這在知識分子眼里,尤其是要臉的知識分子眼里那是豬狗不如啊!
所以她父親堅決反對,誓死也要跟她大媽在一起。
這樣一來,局面就僵持下來了,這一僵持就是小一年的時間。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她大媽孩子都生出來了,她爺爺也入獄了,眼看著事情就要往不可挽回的局面發展了,終于,在這個時候,僵局被打破了。
而打破僵局的,就是她大媽和她母親。
不得不說,有的時候,在愛情方面,女人比男人要更加無私一些,她父親還在為了自己的家庭、愛情以及那所謂的名節而左右為難的時候,她母親主動的跟她大媽見面了。
不知道兩人具體是怎么聊的,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她大媽選擇帶著孩子悄然離開,把她父親留給了她母親,并且給她父親留下一封信。
信的詳細內容就不說了,簡單來說,就是她大媽感覺她父親的家庭危機太嚴重了,這很有可能連累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孩子,所以現在必須離開,而且奉勸她父親,要識時務,懂得委曲求全,勸他跟她母親結合,幫助自己的家庭渡過難關,同時也不要辜負了佳人的心意。
無論她父親怎么痛心疾首,怎么傷心欲絕,都改變不了她大媽已經帶著孩子離開的事實,所以,她父親的選擇題也就不用做了,因為沒得選了。
心愛之人已經走了,自己家庭的安全受到威脅,而身邊的另外一個女人能幫自己家庭渡過危機,同時也深愛著自己,那自己還用挑嗎?就是這個了。
于是結果就是她父親跟她母親很順利的結婚了,她外公也及時出手,幫著她爺爺以及整個家庭渡過了危機,這件事也就基本上過去了。
如果事情到這就停下了,這個故事也就不是什么故事了,所以,還有下文。
實際上,按照蕭靜荷的說法,她母親當時是準備假結婚的,也就是結婚只是做給其他人看的,糊弄她外公,實際上兩人結婚后根本就沒圓房,她母親的目的只是想讓她外公出手幫忙而已,并沒有趁人之危,她母親準備待在局勢穩定時候,再跟她父親辦理個離婚,放她父親去找她大媽,成全那兩個苦命人。
不得不說,她母親的所作所為真的挺讓人敬佩的,這種奉獻在我的認知里,恐怕也只有無私的女人能做得出來,男人很少有這么奉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