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生活很愜意,每天就玩玩,打打野球裝裝那啥,吃各種美食,見見粉絲,騎騎小電驢。
別提多美了。
但他還是很快覺得假期膩了。
假期太長,太輕松,學霸大多會懷念學習。
等一下···他們其實一直在學習,只是懷念在學校學習。
而他作為世界上頂尖的籃球運動員之一,自然也得懷念一下跟那些對手對抗的日子。
新的賽季,他最需要的,還是榮譽,證明自己的榮譽和記錄。
他已經饑渴難耐···
每天健身房打卡,每天訓練肌肉,他的體重在休賽季最后已經漲動到了120公斤。
增肌5斤。
真不是肥肉。
個子高的人真的很難長肉,特別是在役運動員,增肌困難。比較典型的是杜蘭特。
他現在練得很多了,但仍然趕不上奧胖那體重。
時間飛快,很快,便是新賽季的開始了。
NBA再度風起云涌,休賽季,很多大新聞產生,張靈這段時間因為在華夏,而且醉心于和女友的旅行,就直接關閉了所有社交方式,沒有關注NBA。
這段時間NBA的政策變化,讓所有人都很震驚,因為工資帽提升幅
(本章未完,請翻頁)
度很大。
上一年度的聯盟工資帽是4000萬美刀。
下一年度直接上漲至7000萬美刀。
漲幅超過60%。
其中很大原因是今年聯盟收視率的瘋漲。
蝴蝶效應造成了聯盟的格局劇變,影響力也提高了很多,尤其是在亞洲的收視率,聯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不然他們也不至于如此有魄力提高工資帽。
第二個原因自然是因為張靈。
為了限制張靈,高層經過多次決議,最終上調工資帽至7000萬美元,高的驚人。
因為上個賽季,兩大強隊居然接連倒在張靈的勇士面前。
為了限制張靈,聯盟了解到張靈暫時是沒有強強聯合的打算,于是決定抬高工資帽。
這下,所有球隊都興奮起來。
工資帽提高,意味著可以擁有更多補強的空間,球隊會更強。
當然,有時候是弱隊更弱,強隊更強的兩極分化。
各大球隊,都已經在瘋狂地爭奪球星,球星們和經紀人們也忙得不可開交。
今年NBA選秀已經結束,順位和張靈的預估差不多。
第一順位,詹姆斯,去了騎士。
第二順位,安東尼,去了丹佛掘金。
第三順位,達科,米里西奇。去了活塞,好的這是廢了的。
第四位,克里斯波什,去了多倫多猛龍。
第五位,韋德,去了邁阿密熱火。
然后就,算了。
勇士沒有樂透區的簽只能望洋興嘆···哦不對,只能望眼欲穿。
誰叫你拿了總冠軍呢?
勇士最后以19號簽拿到大衛韋斯特。
以30號簽拿下差點落選的約什霍華德。
運氣還行,因為這些就是張靈想要的。
他知道球隊簽不下他那幾位巨星朋友,但還是有幾個不錯的可以撿漏的存在,大衛韋斯特作為大前鋒,能力很強。身體素質,中投,籃板能力,都是足以讓他進入前八順位的保障。只能說別人眼拙。
約什霍華德是后來聯盟炙手可熱的鋒衛搖擺人,對抗強大,防守很好。進攻端也頗為穩定。
和他們簽下童工合同,絕對是一樁美事。
但勇士在籌劃下賽季的時候,其他球隊的補強步伐卻是更為拼命。
張靈知道,暴風雨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