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袁師道身體一震,周身似乎隱隱現出藍光,但是人卻安然無恙。他身下的大樹,只是輕微地晃了晃。電閃雷鳴之中,袁師道飄身下來,渾然無事,說道:“掌心雷的要訣,運用之巧只是細枝末節,關鍵之處,在于如何將春雷之力引入體內,善加儲藏利用。你瞧我此刻毫發無傷,如果換作是尋常人,會是怎樣?”
張玄歧知道,袁師道所說的,乃是修習掌心雷的正道要領,聞言頻頻點頭。
袁師道又說道:“我此前所講的道術與法術的關系,你須得細細體會。常人只見到掌心雷威力驚人,殊不知掌心雷只是借助了春雷的威力,然后假以靈巧機變的手段,伺機施展開來罷了。你想,天雷之威,足以鑠金碎石,如果不是身心修煉到一定的境界,肉身凡胎如何能夠承受?肉身不能承受,即便將掌心雷練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又如何派上用場?因此,歸根結底一句話,打牢根基,循序漸進,才是正道。等你掌握了掌心雷的基本要領,我再傳給你天心五雷,早晚令你練成五雷轟頂大法。”
張玄歧心領神會,明白了袁師道令他從吐息開始打好根基的良苦用心。自此更加用心學習,勤修苦練,由淺入深,由易及難,漸漸掌握了修習移形換影,以及掌心雷的訣竅法門。
五山所學頗有共通之處,除了移形換影及掌心雷這些常用的法術之外,各山在法術上都有創見,各成一派。此前在天龍山上,張玄歧只有蕭玄直這一位師兄代師授業,傳授了他一些基本的道法,所學極為淺薄。此時在逍遙山上,見袁師道對自己親眼有加,傾心相授,心中既感且奮。
山中歲月易逝,忽忽數年便過去了。張玄歧跟隨在袁師道身邊修行,袁師道令他心無旁騖,專心用功,山中的俗務一概不用參與。袁師道在山上的日子,每月會抽出一日,指導張玄歧的修行,檢驗他的修行進度。除了修行之事,其他的事,袁師道對他一字不提。
因此,除了袁師道貼身的幾個僮仆,張玄歧與逍遙山的其他弟子都少有來往。山外的世界,對他仿佛是另一個天地,山中的事務,他也是一無所知。
張玄歧在逍遙山居住數年,日久便習以為常。似乎逍遙山的風氣從來都是如此,山中之人雖是聚居在一處,但是各自修行,互不相擾,平日里若沒有俗務牽扯,當真便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若說天龍山是市井之氣太重,令人厭憎,這逍遙山便是隱逸之氣太過,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張玄歧在來到逍遙山之初,便想要刻意避開黑白無常,不知何故,自從存了這個念頭之后,后來便漸漸地見不到黑白無常了。只是偶爾聽到有人提及這兩個怪人,知道他們還在逍遙山上,但是在山上做些什么,卻是無從得知,他也無意多去打聽。
(本章未完,請翻頁)
袁師道所住的內宅,除了他日常起居的一間靜室,他的妻女原本都各有居室,此外還有幾間房屋。其中有三間,地處內宅的東北角,一字排開,與其他房屋并不相連,不知道派何用場。張玄歧在逍遙山上待得久了,也曾數次被袁師道召到他起居的靜室中,考問修行近況,傳授他一些修行的心得。不過,除了這間靜室之外,內宅中其他的房間,張玄歧都不曾進去過,也沒見有僮仆進去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