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青自從找他們幾人談話之后,便對他們放任不管。張玄歧在太清宮中,整日見不到林長青的人影,不知道他是深居簡出呢,還是壓根就不在山上。不過,他對此在意料之中,倒也不以為意,正好樂得一個逍遙自在無人管。
這一日,張玄歧閑坐無聊,忽然想到,紫府神宮之約,按照茅山三宗的規定,無論三位宗主的主張有多大的分歧,自己既然過關,就獲得資格,前往紫府神宮走上一遭。
可是,此前知道的,當今之世,前往紫府神宮赴會的人當中,去了之后還能回來的,也就是自己的生父張仙師,以及袁師道兩人而已。
在那些前往紫府神宮的人當中,這兩位可都是數一數二的高人。要說他們不能升仙,而不及他們的那些人反而能夠得道,未免說不過去。莫非,這其中另有蹊蹺,是他們二人技高一籌,能夠從紫府神宮中脫身而出,而其他人被困在了其中?
可是,如果事實當真如此淺顯,自己都能一眼看穿,那些前輩高人會看不穿?如果紫府神宮是一個陰謀陷阱,他們二人又怎么會念念不忘,還想一去再去呢?
想到這里,張玄歧心中忽然隱隱有些害怕。他想起自己留在逍遙山的伏魔劍。這既是生父張仙師遺留下來的法劍,又是自己唯一的身份證明。自己要是去了紫府神宮之后,一去不返,這柄天龍山的傳世法劍,豈不是要埋沒在墻壁之中,永世不見天日了。
既然如此,何不偷偷潛回逍遙山,取回伏魔劍,將此劍隨身收藏。或許,到了身處紫府神宮的那一天,如果遇上了兇險,伏魔劍能作為防身利器,也未可知。
張玄歧在心中計議已定,便開始籌劃行程。他在太清宮中也是形同透明,無人過問。因此,他也不向林長青稟明去向,便悄悄下山,往逍遙山而去。
張玄歧離開天龍山到現在,已經過了十余年。他早就形貌大變,料想當今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也只有袁師道、袁從真父女二人而已。因此,他雖然是獨自出行,卻再也不用提心吊膽。
離開茅山之后,他并不著急趕路,便一路游山玩水,樂得逍遙快活。他在茅山,許多事都不如意,這時就像是鳥出樊籠,魚回大海似的,感覺分外的自由暢快。
他在路上走走停停,走了半個多月,這才來到逍遙山的境內。
袁師道當日施展舉一反三的法術,制作了三枚逍遙山的他山之石,其中一枚便給了他。此時,他從山河一氣袋中,找出了這枚他山之石,一時心里很是躊躇。
這枚他山之石通往的,是逍遙山的前山,那里是逍遙宮大殿的所在,地勢空曠,太過暴露。
而逍遙山后山的那條天險通道,以他現在的修為,自然是輕易便能通過。只是,這個天險通道,乃是逍遙山唯一的進出通道,要想瞞過逍遙山的眼線,由此上山,只怕不太容易。
張玄歧在心中舉棋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定,猶豫良久,最后咬咬牙,決心賭上一把。
他心想,當日自己悄然離去,與此同時,法外苑密室中的伏魔劍和掛飾失蹤。袁師道發覺了,肯定會認為是自己知道了真相,攜劍逃出逍遙山,因而此生都不敢再回逍遙山了。既然如此,自己利用那枚他山之石上山,肯定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或許便能躲過他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