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個禁忌,其用意就是為了掩蓋石碑上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以內火照明,石碑上看到的,是祖師約法三章的遺訓,一旦燃燈照明,看到的則是另外一大篇文字。如此古怪的設計,到底是什么人所為,又是出于什么用意?
張玄歧想到這里,覺得饒有興味。顯而易見,當日立下約法三章石碑的祖師,只想讓赤城山弟子看到約法三章條文,而不想他們看到那一篇文字。至于祖師為什么要這么做,卻是不得而知了。
清心殿毀了之后,那些赤城山弟子不加以修復,而是任由清心殿廢棄在那里。或許是因為,在他們的心底,其實一直厭惡這個禁忌,進而恨屋及烏,連清心殿也一并厭棄了。自己無意中點燃犀角照明,竟然發現了這樣一個秘密,也是機緣巧合。
張玄歧在亂石之中,找齊了石碑的碎塊,輕手輕腳,將石碑一點點地拼接完整。所幸清心殿離赤城山弟子的住所較遠,而且已經廢棄了,尋常弟子不會過來。張玄歧雖然動靜很大,卻是無驚無險。
石碑拼好后,張玄歧細細查看石碑上的文字。只見碑文是以陽文鐫刻的,大概因為年代久遠,許多地方已經磨滅不清了。碑文開篇的幾句尚能看清,寫的是:
世人常言,死生有命,命由天定,然天地蒼茫,其真有司命者乎?修行之士有言,一登紫府,位列仙班,然九霄之上,其真有神仙者乎?
余天生妄人,離經叛道,欺師滅祖,乃至為天地所不容。今近老死之年,回顧平生,愧悔無及,自覺生既無以自立于天地,死亦難以自安于泉壤,遂自號無稽老人,歸于天地不容之地,作《無稽之談》一書。惟愿后來之有識君子,借此察余一生之不幸,憫余際遇之無奈,以儆來者……
后面的文字,許多地方都是模糊不清。張玄歧慢慢看下來,足足花了一炷香的功夫,連猜帶蒙,這才知道了碑文記載的大致內容,不由得瞠目結舌。
原來,碑文所記載的,并非是無稽老人所著的《無稽之談》這部奇書,而是他的一篇生平自述。
只不過,在這篇自述之中,他將《無稽之談》中記載的許多事跡,簡略地羅列了出來。因此,這篇碑文,可以看成是《無稽之談》這部奇書的一個摘要。
張玄歧看到這里,看了看地上的碎碑,不由得十分迷惑。
這個石碑,一面是赤城山祖師對弟子的約法三章,分明是一塊訓誡碑,一面卻又是無稽老人的生平自述,竟像是一塊立在陵墓之前的功過碑。只不過,碑文的內容,并非是他人對無稽老人的功過論斷,而是無稽老人的自述,與一般功過碑的形制體例大為不同。
那么,這塊石碑到底是赤城山祖師所立,還是無稽老人所立?難不成,這果真便是無稽老人墳前的功過碑,最后不知何故,被赤城山祖師移到了清心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