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元無垢說的話,明顯過甚其辭,袁師道知道他話里有話,不能當真,于是擺了擺手,表示不敢當。
賓主雙方客套了一番,元無垢、厲無咎便與袁師道攀談起來。他們左一句,右一句,費盡口舌,無非是要套出袁師道的身份來歷。
袁師道虛與委蛇,信口胡扯,反而從他們的口中套出不少話來,不由得心中暗暗冷笑。
原來,這烏有先生并非沒落失勢的皇族,更不是什么皇帝。據他本人所言,在他出生之時,天降祥瑞,金光滿室,十里飄香。因此,他一落地,便被鄉民視作神仙下凡。
長到十余歲的時候,烏有先生便開始四處游歷學道,學到了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一路上治病救人,不計其數。除了砍頭而死的人,那些缺臂斷腿、失明失聰、身中劇毒,乃至重病垂危的病人,沒有誰是他不能救治的。便是百年不遇的疑難雜癥,到了他那里,也是著手回春,不藥而愈。因此,他年紀輕輕,身邊便聚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集了許多的信徒。
這些人投入烏有先生的門下,紛紛拜他為師。其中,元無垢、厲無咎雖然年紀上足以做他的爺爺,但卻甘心拜入他的門下,成為他的大弟子和二弟子。而嚴霜、辛寒二人,則是他從軍中收來的弟子,入門要晚得多。
烏有先生成年以后,不愿再帶著眾多弟子四處漂泊,于是選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建成了烏有之鄉,連同他的族人一起,就此定居了下來。
烏有之鄉在建成之前,不過是山野中的一處沼澤,方圓數百里渺無人煙。全靠烏有先生施展曠世神通,一夜之間,將沼澤變為平地,又經過一夜,變出了九九八十一口甘甜的水井。烏有先生的門下弟子,便依著這些水井住了下來,安家立業。烏有之鄉逐漸壯大,成了一處數千戶人口聚集的城鎮。
袁師道打聽到這里,大概知道了烏有之鄉的來歷。至于烏有先生的真實本領到底怎樣,卻是不得而知。
烏有先生能將沼澤一夜之間變為平地,又一夜之間變出這么多的水井,這些絕非人力能夠做到。不過,他的這些匪夷所思的作為,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他本人在裝神弄鬼,還是他的門人為了替他掙得顏面,故意夸大其詞?
袁師道正在心里尋思,怎樣能從元無垢、厲無咎的口中,再套出一些真相。這時,一個俊俏機靈的小廝跑了進來,跪在元無垢的身前,低聲說道:“元相公,先生他老人家起身了!”
元無垢聽了這句話,連忙擺手,示意小廝退下,又沖厲無咎使了個眼色。二人同時站起身來,整肅了一下儀容,走到門外,垂手站在門邊等候。
袁師道看到這一幕,心中暗暗好笑。心想這些人裝腔作勢,成了習慣,殊不知在外人的眼里,行徑十分可笑。又想那烏有先生處處顯示出皇帝的架子,為什么這個小廝卻稱呼他為先生,真是奇奇怪怪,莫名其妙!
袁師道端坐不動,靜觀其變。不一會,那公鴨嗓子又高聲叫道:“先生到!”只見元無垢、厲無咎雙雙跪伏在地,一個人影走進門來。
來人并非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而是一個風流倜儻、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此人的長相神態,與那小屏風上畫的中年男子,竟是一模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