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眾生為若干種之身。
而為一想的話,就是梵光音天的最初化生之時是,這就是第二識住。
有眾生為一身,而為若干種想,就是光音天是,這就是第三識住。
有眾生為一身,而為一想,就是遍凈天是,這就是第四識住有眾生。
空處住(住在于空處)。
識處住(住在于識處)。
不用處住(住在于不用處)
七勤之法:勤于戒行,勤于滅除貪欲,勤于破除邪見,勤于多聞,勤于精進,勤于正念,勤于禪定;
七想:不凈想,食不凈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七三昧具: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七覺意(七菩提分):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舍覺分)。
而九則是:九眾生居:或者有眾生,為若干種之身,為若干種之想,就是天,以及人是,這就是初(第一種)眾生之居。又有眾生,為若干種身,而為一想的,就是梵光音天之最初生之時是,這就是第二眾生之居。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又有眾生,為一身而具有若干種之想,為光音天是,這就是第三眾生居。
又有眾生,一身而一想,為遍凈天是,這就是第四之眾生居。
又有眾生,為無想無所覺知,為無想天是,這就是第五眾生居。
又有眾生,為空處住,就是第六眾生居。
又有眾生,為識處住,就是第七眾生居。
又有眾生,為不用處住,就是第八眾生居。又有眾生,為住于有想無想處,就是第九眾生居............
顧墨瞇縫著雙眼呆若木雞地聽雨塵和尚給他倆在這里弘揚佛法。作為傾聽者而言,顧墨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最起碼他覺得雨塵和尚還有賒粥小道蕭小樓兩人雖然信仰不同,但這倆貨一遇到能講經論道機會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顧墨等雨塵和尚把話說完用眼睛一瞟,錯愕之下劉海洋卻端坐在那里聽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顧墨心里瞬間大吃一驚:一定的!海洋哥一定是佛教信徒或者是有這方面的信仰!否則他怎么能聽進去這么枯燥乏味的東西呢?!
劉海洋認認真真聽完雨塵和尚的話然后笑著點了點頭:“大師,那您看這些被盜走的尸體究竟有什么用呢?!”
顧墨也是趕緊點了點頭:“對!雨塵大師,你趕緊說說他們帶走這么多尸體到底要干什么?”
雨塵和尚笑著念了句阿彌陀佛:“歸根到底是一些邪術妖法!”
劉海洋點了點頭,秉著砸破砂鍋問到底的原則,接著向雨塵和尚提問:“那么大師,是怎么樣的妖術邪法呢?那這些妖術邪法和數字七還有九又有什么聯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