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回家探親的士兵,已經成為了村子里最亮的崽,走到哪里都有村民忍不住打問有關陳星大軍的事情,尤其是陳大牛六百余人,輕松擊敗中山國都尉趙倉三千多大軍,更是成為了村民詢問的重點。
每當這個時候,這被問起的士兵,無論是不是第一大隊的,都是極為驕傲的將各種夸張的話語說出,什么他們陳星乃是轉世的仙人,乃是上天降臨,來拯救人間的,更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說道這里,這些士兵,就會忍不住表演一番。
如何表演呢?
這當然是極簡單的,每個村子都有打谷場,上面有石碾子,這些石碾子可是相當沉重的,等閑好幾個大漢,都抱不起來。
而這個時候,士兵就會很是淡定的走到石碾子前,隨后輕而易舉的將石碾子高舉過了頭頂。
畢竟這些士兵,每一個武力都超過了五點之多,個別天資不錯的,甚至能夠有八九點武力,每一點武力,差不多就是五百斤的力氣。
現在這三千多士兵之中,最弱的也超過了五點武力,接近了六點之數,這就是三百斤的力氣啊。
幾乎是常人一倍的力氣,而且每天都有著相應的舉重練習,舉起這石碾子自然是輕而易舉之事!
這些村民都是極其熟悉士兵的,自然知道這些士兵參軍之前是什么樣的,現在竟然有如此神力,頓時這些人就對陳星乃是仙人轉世深信不疑了。
否則再是神童,如何能夠短短時間,從一個小山村的孩童,做出如此大的事業,更是讓朝廷大軍都束手無策?
在這樣的認知之下,這些村民們自然再也沒有了反抗陳星統治的心思,一個個反而期盼著能夠為陳星做事。
事情慢慢的發酵,陳星所統治的領地民心,也不斷的爆棚起來,這讓陳星極為滿意。
如此而來,他便是可以更好的安排領地之中的事務,可以讓勞動力更進一步的發揮出作用,一些工坊的設置也可以更加合理。
甚至可以從中挑選出更多聰慧的兒童或者成年人,進入書院之中學習。
自古以來都是不缺乏記憶力以及悟性都出眾的天才,哪怕是廣昌縣人口不算太多,在冀州只是下縣,但是這是相比較冀州而言,實際上在整個大漢,冀州乃是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廣昌縣的人口總數接近十萬,大半都是在下面的鄉亭,縣城的人口實際上反而不多。
如此大的基數之下,自然不缺乏記憶力和悟性都驚人的兒童或者成年人,將他們挑選出來培養,或許幾年之后,陳星就不缺乏基層人才了,甚至運氣好出現幾個大才都有可能啊。
當然這也是現在書院只有十一個小型書院的原因,而且不同于校場可以短時間之內,將普通人培養成初級士兵。
書院的培養,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可以將有天賦的人,培養成初級小吏,可以勝任鄉亭的工作。
至于接下來想要更進一步,就要花費數年乃至數十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