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廷,這架老朽的機器,快速的運轉起來。
即便是天下人都知大漢已經老朽,但是兩漢四百年的基業,卻是已經深入人心,因而壓制了無數野心家的心思,都期盼著槍頭鳥出動,稱量大漢的分量。
十三州之地,五千萬人口的大漢帝國,在無數人心中,依然是恐怖不可動搖的龐大之物。
好在讓無數野心家慶幸的是,終于有勢力反抗大漢朝的統治了,而且一次還是兩個勢力,同時都有著不小的聲勢和力量,對于無數野心家而言,毫無疑問是最好的試探大漢朝實力的炮灰。
沒有人認為這兩家出頭之鳥,有成功的可能性,畢竟這片古老的土地,四百多年前,剛剛才完成血統的革命,有人呼喚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扇動人心,為廣大平民點亮道路的明燈。
而喊出這句口號的人物,無論其身份究竟為何,卻是早已經證明其只是撼動古老帝國的開路先鋒而已。
因而大漢發兵征討兩大反賊勢力,可謂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整個天下的目光都匯聚在了此處。
而一些古老的世家,默默積蓄力量,打算等待機會的勢力,更是歡欣鼓舞,因為無論如何,只要有反賊開始造反,那么大漢朝的力量必然會被削弱,大漢朝的根基必然會撼動。
他們這些等待翻天覆地之輩,也就終究有了登上歷史舞臺的機遇。
三大中郎將,盧植、朱雋、皇普嵩,其中盧植和朱雋分別帶領一萬大漢朝最精銳的兵馬,南北軍士卒,征討陳星和張角勢力。
而皇普嵩則是坐鎮河洛區域,帶領一萬南北軍將士,守備洛陽的同時,招募三河區域的良家子,編練士兵。
大漢皇帝劉宏,雖然被流水一般支出的軍費,心疼不已,不過還是全力支持三大中郎將的出兵。
畢竟他也明白,如果讓反賊勢力做大,那么當真有威脅他帝位的可能,如果沒有了帝位,那么他劉宏如何能夠聚斂天下之財,任憑他享樂。
因而朱雋和盧植一路各自行軍,有著足額的軍費開支,招募義士的過程,簡直順利無比。
而此刻的中山國之地,早早就得知朝廷要出兵的陳星,終于微微嘆了口氣,給已經占領的整個中山國鄉野之地,下達了出兵攻打縣城的命令。
中山國的各個縣城,早就已經被陳星勢力包圍,如同孤島一般,早就已經是陳星軍的囊中之物,只是因為陳星的命令,因而各個縣城依舊還在朝廷手中而已。
這就如同是成熟的瓜果一般,只是等待時機,瓜熟蒂落而已。
陳星的命令下達,早就嗷嗷叫的四個小將,以及無數渴望戰功的正兵以及農兵,一個個都沸騰了起來。
他們迅速的開始匯聚起來,同時一些早就千盼萬盼,打算投靠陳星軍的小豪強勢力,一個個更是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