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當以雷霆手段滅之,即便將中山國之地化為焦土,某背負千古罵名,也要將這陳星賊斬草除根!”
朱雋思慮半響,最終無奈嘆息一聲,隨后站起身來,目光殺氣騰騰,抽出腰間佩刀,眼前的案幾一刀劈碎。
探子依舊不間斷的探查,雙方斥候死傷極為慘重,不過也確保知曉雙方動向。
陳星縱觀全局,一方面著手整個中山國的治理,一方面還要關注朱雋大軍。
朱雋在安營扎寨之后,就按兵不動,每日只是操練士卒,不斷接受前來投軍的義士。
大漢朝四百余年江山,積威之重難以想象,即便是王朝末年,吏治腐敗民不聊生,但是在大多數人心中,依舊是正統,因而朱雋的招募令下發之后,引起了轟動,但凡有建功立業之心將士,紛紛自備干糧,打算投軍奔一個前程。
因而這每日投軍之數,都有幾百人,有些是單槍匹馬而來,有些甚至自帶鄉勇前來,朱雋都熱情招待,將他們一一收編入軍中。
既然打算實行焦土政策,區區一萬兵力自然杯水車薪,因而朱雋這才會敞開門的招募士卒,就是打算以優勢兵力,一鼓作氣碾壓陳星軍,逼迫陳星軍主力決戰,一戰敗之,隨后便可分散大軍,將整個中山國投賊之人,全部滅殺。
對于這種死忠名將而言,根本沒有什么殘忍不殘忍的想法,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可以有利于局勢。
既然判斷出中山國整體已經投賊,那么朱雋自然就不會一一分辨是否無辜,整體全部坑殺,那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其余的東西根本不足為道。
每天不斷增長的兵力,讓朱雋大軍的營地也是修建的越來越龐大,海量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進入大營之中。
而對輜重的保障,朱雋同樣做的極為到位,陳星以及四個小將,三番五次的出動精兵襲擾,都毫無辦法。
“這朱雋實在是太難纏了,這么每日接受三五百兵馬,今日甚至接受上千兵馬,這樣下去,其兵力將會迅速膨脹起來,不如我們現在就出兵一戰吧!”
最為急躁的陳勇,首先忍不住說道。
其余三個小將,一個個也焦躁不已,面對朱雋的感覺,和面對以往的任何將領都不同,兵馬的素質只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朱雋的領兵能力,簡直給人一種無懈可擊,無從下手的感覺。
四個小將即便已經成長了許多,可是現在面對朱雋依舊有種絕望的感覺,朱雋給他們的感覺,實在是太強大了。
“朱雋大軍的確是非同凡響,不過時間拖延下去,對我軍反而有利,大家耐心等待,不斷的完善自己即可,沒有我的軍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擊,死死守衛自己的防線即可!”
陳星緩緩的說道。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