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也和黃巾軍的爭權奪利大有關系,雖然黃巾軍乃是張角一手打造而成,三十六方大小渠帥都是他的弟子門徒。
這在一般情況之下,這些弟子門徒自然對他忠心耿耿,可是到了起義發動,這些弟子掌握了大軍權利之后,情況就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畢竟黃巾起義沒有太多的經驗可循,這樣遍布全國的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了,可是管理制度卻是有著極大的缺失。
在一開始或許張角還能夠掌握大權,但是因為制度的缺失,就注定張角只是一個盟主一般的角色而已。
這也是各個朝代農民起義的局限性,這些見識、水平都極其低下的農民起義軍,不可避免的會犯各種錯誤。
這也是為何農民起義只有朱元璋一人成功的原因。
雖說朱元璋也是大字不識的農民,但是老朱可是逆天的存在啊,即便是二十五歲才參軍,可是他的學習能力爆表,自身的能力爆表,自身的毅力更是恐怖至極。
在參軍三年之后,便是掌握了自己的軍隊,短短時間之內,在行軍打仗之余,還能夠自學成才,并且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制度體系。
這就是天縱之才的表現啊,正是因為老朱的極度自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這才能夠以弱勝強,打敗強大的陳友諒,消滅一個個對手,最終問鼎天下。
可以說現在回想老朱的成功,陳星都有種崇拜的感覺,的確是太逆天了,從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建立龐大的明帝國,而且更是制定了詳細到令人頭皮發麻的各種制度,影響了后世數百年的歷史。
甚至他開創的八股制度,聽起來極其落后,但是實際上已經和現代的公務員考試制度極其接近了。
畢竟公務員考試制度,看起來沒有約束,實際上考什么也早就明確化了,就是那幾個板塊,和八股文根本沒有本質的區別。
八股文強大的一些,就是制定了明確的考試制度,至于所謂的八股,只是浮于表面的東西而已。
說實話,陳星即便是有后世的見識,也很難想象如何憑借一己之力,將那么多繁雜的東西一一制定出來。
只能說老朱不愧是歷史上的奇跡啊!
“如此看來,大漢最終獲勝的概率還是大一些啊!”
陳星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嘆了口氣,只能說小民的確是有小民的局限性,有大局觀有長遠目標的人,終究是少數。
“火燒長社既然已經發生,那么皇普嵩各個擊破周圍的黃巾軍,也用不了多久了,只要董卓能夠穩住攤子,那么等待皇普嵩騰出手來,就是黃巾軍徹底覆滅之時,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啊!”
陳星如此想著,就充滿了緊迫感,隨后查閱起來現在軍隊換裝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