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表決結束,侯恂獲得了絕大多數的支持,正是成為行政委員會第一任委員長。
接下來的副委員長人選,左夢庚主動開口了。
“我提議陳芷。”
陳芷是當初的難民之一,也是陣營里的第一批文人。他從最基層做起,如今依舊在主管著左莊的大事小情,能力毋庸置疑。
左夢庚推薦他,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為了平衡。
陳芷雖然是書生,但屬于平民陣列。有這樣的一個人位列中樞,才不至于讓高層全都淪為富貴階層的傳聲筒。
在座眾人,不管理不理解左夢庚深意的,都對陳芷很是信服,也順利通過。
最終,經過公開決議,七人委員會順利誕生。分別是委員長侯恂,副委員長陳芷、李邦華,常務委員黃道周、瞿式耜、蔣巍、王昀。
黃道周和瞿式耜分別是以東昌、臨清地方主官身份當選常務委員的,蔣巍是工業領域的頭頭,王昀是商業領域的頭頭。
無獨有偶,除了侯恂總攬全局外,其余六個委員,也都有專職負責的領域。
陳芷統管內政,李邦華統管吏治,黃道周、瞿式耜負責地方,加上蔣巍的工業、王昀的商業,基本上涵蓋了目前新軍勢力范圍內的所有事項。
“我打算將安山湖一帶單獨劃為行政區域,作為我們的第三個地盤。”
左夢庚說出了他的打算。
目前新軍掌控的地盤,從北到南分成三個部分,臨清、東昌和安山湖。
其中臨清和東昌都是大城,人口眾多,不可輕動,否則的話朝廷很容易察覺。而為了推行新的行政體系,就必須要有能夠施行的地方。
在左夢庚看來,安山湖一帶就很不錯。
這附近沒有什么大城,幾乎全是鄉野。不管怎么改動,朝廷都不易察覺。
完全可以將這里當做試驗田,看看新的行政體系效果如何,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要是在安山湖一帶筑城的話,恐怕耗費不菲。”
鄧之榮誤會左夢庚的意思了。
“安山湖一帶,建城的必要性目前看來,還不夠充分。我的想法是,在那一帶設立安山湖工業區,重點打造咱們的工業基地。”
如今安山湖附近發現了煤礦、鐵礦,幫助新軍擺脫了資源不足的困境。
左夢庚打算將左莊這邊的兵工廠、鑄造廠、冶鐵廠、火藥廠等大型工廠,全都遷移過去。
臨清這樣大城,人多眼雜,不利于保密。
相反安山湖附近有著廣袤的村野可以利用,還能就近使用煤鐵等資源,更加有利于各種工廠的發展。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所有人都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行政委員會組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工廠搬遷。我的要求是,搬遷的時候要考慮周到。畢竟有那么多工人呢,他們的安置問題必須要考慮。其次是保密,搬遷過程中也是最有可能泄密的時候。我會讓情報部和警備旅緊密配合,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可是要被追責的。”
眾人警醒,紛紛記在了心里。
侯恂摩拳擦掌,干勁十足。
這一次不同于在朝廷做官,頭頂上可沒有掣肘了,能夠放開手腳。
“我提議設立安山湖管理委員會,全權負責當地的行政事務。”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管理委員會就相當于當地的政府。
只不過附近沒有大城,所以不能像朝廷那樣,派遣流官坐在府衙里那么清閑。
也是因此,這個委員會的官員不少。
不出意外,安山管理委員會總長的職務,落在了蔣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