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還不清楚,左夢庚這是玩了一招釜底抽薪。
本來他自去京師,雖然可能死罪難逃,但身后名聲無損。結果現在左夢庚蠱惑著孫家人潛逃,不消說,此時消息應該已經到了京師。
朝廷肯定會判定這是他的主意,怕是要不了多久,海捕文書就會頒發天下。
他孫元化和王徵,赫然成為了人人得而誅之的逃犯和叛逆。
即使他們現在趕赴京師,都已經沒用了。
畢竟家人潛逃在前,朝廷只會認為他們是畏罪伏法,只求保全家人,罪名羅列史書,更加遺臭萬年。
孫元化還好一些,畢竟和左夢庚有叔侄名份。
王徵才是最發狂的。
“左將軍欲救中丞,其心可憫。老夫與將軍卻素昧平生,緣何如此害我”
左夢庚神情肅正,惋惜地看著王徵,道“我欲救葵心先生,只因先生之才,世間少有,不該淪為政爭的祭品。拋開官路仕途,先生倘若能盡展所長,功德足以遠超先賢。”
左夢庚對明末最大的遺憾,就是許多技術人才都跑去做官了。
雖然在這個時代,不做官就做不了事。可明明都沒有政治手段和才能,卻偏偏進入官場,結果虛耗時光不說,更有不少人折損在了政治斗爭中。
眼前的孫元化和王徵就是如此。
鄧玉函的遠西奇器圖說就是王徵負責編譯的,其中更有大量他自主研發的東西。
通過這些著作,完全可以看出,王徵是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學術大能。
這樣的人,左夢庚怎么放過
聽到他的話,王徵卻愣住了。
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平素的愛好,居然會被左夢庚如此看重。
要知道在如今的大明,四書五經才是王道。
他的愛好,只能在私底下自行琢磨。偶爾拿出來,得到的只有旁人的嘲笑。
王徵不知道多少次感慨,知音難覓。
怎么也沒有想到,那么多飽學宿儒對他冷嘲熱諷,反而一個馬上將軍卻對他推崇備至。
可再想到自己的處境,王徵卻笑不出來。
“如今老夫罪孽加身,無顏立于天地之間。再說其他,又有何益”
一想到馬上就要被滿天下通緝,王徵就失去了活力。對于他這種士大夫而言,名聲比什么都重要。
左夢庚卻不這么看。
“葵心先生,朱明無道,方才令有志之士蒙冤受辱。待推翻了這舊王朝,還天下以開明,今日之困厄不過昨日之浮云罷了。”
不管現在的朝廷給孫元化、王徵羅列什么罪名,待大明不復存在了,這些罪名還有意義嗎
對于他二人該如何評價,那是新王朝的事兒了。
孫元化和王徵不免愕然。
他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可要讓他們突然拋棄固有的立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到孫元化百般糾結,左夢庚拿出了殺手锏。
“叔父,你可認識路振飛、余應桂、李夢辰三位”
孫元化不解,但還是道“這三位素有賢明,公正不阿。老夫與他們雖無交往,亦佩服他們的為人。”
左夢庚嘿嘿冷笑。
“叔父可知,這三位最近時常出入溫體仁府邸,正在密謀構陷叔父呢。”
石破天驚的消息,令孫元化當場石化。
他并不覺得左夢庚會故意蒙騙于他,可正因為如此,左夢庚所說的消息,才那么令他難以接受。
更令他震駭的是,欲置他于死地的,偏偏是公認的良臣君子。
是的,路振飛、李夢辰、余應桂三人真的都是好官。不但在做官的時候秉公持正,不畏強權,即使后來在抗清的過程中,也都抗爭不休,最終英勇殉國。
可現實就是這么可笑。
要構陷孫元化的,偏偏是這樣的好官。
為什么呢
因為這些人要對付的,根本不是他孫元化,而是他背后的周延儒。
路振飛三人其實和溫體仁并非一黨,反而更加親近東林。
然而在對付周延儒一事上,卻讓他們和溫體仁有了共同的立場。
偏偏吳橋兵變事發,孫元化就成為了最好的抓手。
只能說,政治的漩渦中,好與壞真的不重要。
利益和立場之下,孫元化如果不是被左夢庚半路攔截,一旦他去了京師,就成為了案板上的魚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