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少保的后人戚少保的后人就在這登州嗎”
戚繼光誒
你可以不知道明朝的皇帝都有誰,但你不能不知道戚繼光。
這可是所有中華男兒的偶像啊
就連左夢庚都十分懊悔,恨晚生了幾十年,不能一睹戚少保的風姿。
沒想到戚少保的后人居然主動前來拜訪。
和他的驚訝不同,李邦華則是另一番喜悅。
“袁伯應那臭小子來了快去請來。”
這邊大家也不敢怠慢,紛紛迎出,兩邊在院子里碰著。
就看到一個老人,帶著兩個中年人十分緊張地走來。
可其中一個中年人看到李邦華后,竟發出驚叫,隨后快步上去。
“可是孟暗叔父當面”
李邦華哈哈大笑,扶起中年人,笑罵道“聽聞你小子文名揚于天下,和東南的年輕士人彼此唱和,原以為耽于名聲。看來到底有乃父幾分風姿,竟敢獨闖登萊。”
袁樞嘿嘿傻笑,立在李邦華身邊,宛如子侄。同時好奇地打量被簇擁在中間的左夢庚,想不明白這比自己還小一輪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邦華則迎上那老人,問道“可是戚僉事”
那老人得了袁樞通報,不敢怠慢,以大禮問候。
“卑職戚祚國給中丞大人請安。”
李邦華卻沒有好臉色,而是喝問道“叛賊奪城,你身為登州衛指揮僉事,緣何卻不殺賊護城”
戚祚國更顯謙卑。
“中丞容稟。卑職雖為指揮僉事,然登州衛早已名存實亡。諸般兵權盡在巡撫衙門,卑職無一兵可用啊。”
左夢庚在旁邊看著,心里既好奇又失望。
原以為見不到戚繼光,見到戚繼光的兒子也能了卻一番夙愿。可真的見到了,才發現戚繼光的長子戚祚國不過一垂垂老朽。
而且作為名滿天下的戚繼光后代,竟然如此卑躬屈膝,完全打翻了他的印象。
他又哪里知道,明朝文貴武賤,莫說戚祚國了,就算是戚繼光活著時,面對文官也照樣抬不起頭來。
當初戚繼光給張居正的書信里,可是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的。
戚繼光的功績和威名,多在后世為人稱頌。
可在當下,尤其是在大明的文官眼中,并不覺得戚繼光多么了不起。
更何況戚祚國之前僅僅是登州衛指揮僉事,和李邦華這種天津巡撫差距甚大。
要不是身為戚繼光的兒子,戚祚國連湊到近前的資格都沒有。
左夢庚一邊新奇地看著明代的文武相處之道,一邊打量起袁樞來。
這位和他爹袁可立一樣,也是歷史名人。而且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在各種名畫上用印,以至于后世鑒定古畫,只需看有沒有他的印鑒就行。
只要有,那就一定是真的。
和乾隆的字一樣,十分泛濫,令人又愛又恨。
袁樞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沒有弱了他爹的名聲。明亡后,矢志抗清,最終絕食憂憤而亡,氣節名揚千古。
故人寒暄后,李邦華把戚祚國和袁樞引到左夢庚面前。
“此乃我軍主帥,東昌協參將左夢庚左中恒。如今登州大小事務,由他做主。你二人有何請求,尋他便是了。”
戚祚國和袁樞齊齊一驚,拱手致敬。
“怪不得登州旦夕而下,原是左將軍親至。以左將軍之能,平定叛逆指日可待啊。”
戚祚國就住在山東,平素和張可大等人多有來往,對左夢庚的名聲那是如雷貫耳。
袁樞也不停打量,心里一個勁地犯嘀咕。
清水關一戰傳遍天下時,袁可立也在家中高興萬分,對左夢庚的贊譽連綿不休,以至于他的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今日當面,見左夢庚除了高大魁梧外,竟未及冠,實在是奇人異相。
尤其是他注意到,李邦華竟站在左夢庚身側靠后的位置,隱隱以左夢庚為主,更是十分詭異。
李邦華一個江西人,辭官之后沒有歸鄉已經頗為蹊蹺了,更以堂堂尚書之尊讓位于區區一個參將,這里面似乎隱藏著什么秘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