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必須屬于國家,否則漢末三國、唐末藩鎮之舊時必然重演。屆時國家四分五裂,戰亂不休,只會為外敵趁虛而入。”
左夢庚的話鏗鏘有力。
而在他的旁邊,鄭芝龍唯唯諾諾,臉色頗不自然。
跟隨在左夢庚身邊,繞著山東走了一圈,見識到了山東更多的一面,鄭芝龍從心底發虛。
他想到了將來,于是向左夢庚進行了試探。
可左夢庚的話,卻讓鄭芝龍陷入了兩難境地。
嗶嗶嗶
尖銳的哨子聲打斷了鄭芝龍的遐思。
他抬眼看去,就在不遠處的谷場上,一百來個士兵正在操練。
這段時間他對新軍的軍制已經有所了解,知道這是一個連。
而讓他震驚的是,此時并非是在軍營當中,而是在農民的谷場上。
新軍上下被左夢庚派遣,幫助百姓收割糧食,一邊忙碌的同時,一邊還沒有中斷訓練。
哪怕是在谷場上,哪怕沒有武器甲胄,可是這些士兵依舊操練的十分認真。
雖然僅僅一百來人,可是隊列嚴謹,步伐整齊劃一。各種變陣手段令人眼花繚亂,而且速度極快,已經到了間不容發的程度。
雖然鄭氏在陸地上的本事很一般,可鄭芝龍也知道一支軍隊能夠做到這樣變陣的速度,那意味著什么。
結合剛才左夢庚說的話,他的內心更加壓力山大。
再看看跪坐在左夢庚一旁,用心給左夢庚沏茶的鄭成功,他的心里又稍微穩妥了一些。
這一次的搶收十分及時,在軍隊的幫助下,各地的農民全都做到了糧食入庫。
財產得以保存,不用擔心餓肚子,百姓們對于新政府的愛戴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這個時候不管任何人想要跟山東為敵,這些百姓都會踴躍出手,捍衛政權。
“經過統計今年的冬小麥總產量為四十五億斤,比去年多出了三億斤。鑒于今年和去年的耕種手法、氣候環境相差不大,因此可以推斷產量的提升,基本上來源于種子的改良。”
陳子龍跑過來向左夢庚匯報數據。
災害頻仍的時代,糧食產量還能夠提升,這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更多的糧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而山東最缺的勞動力的問題,也就能夠極大的緩解。
之前正是因為糧食的不足,所以在吸納外來人口上山東既開放又嚴謹,始終注意著外來人口的數量。就怕超過了糧食供應的極限,造成社會危機。
“還是不能放松警惕。這些年老天爺越來越邪乎,誰也說不準日后還會有什么樣的大災。無論如何,糧食至關重要。既要保障田地里的產出,也要開拓更多的糧食來源渠道。”
明末的天災有多可怕,左夢庚已經看過太多的資料。
將這個時代形容為末世一點都不為過。
在他的記憶里,剛剛過去的幾年山東還不在受災的范圍內,好像后面會經歷好幾次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