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等人的到來,在朝鮮士人中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無數的朝鮮士子蜂擁而來,只為了瞻仰宗師一面。
斯是盛況,令人咋舌。
即便是劉宗周等人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朝鮮受到這般歡迎。
金尚憲、沈器遠等人更是拋下了公事,圍在這些儒學宗師旁邊。
“我朝鮮士人求知若渴,還請念臺先生、乾岳先生、鐘元先生開壇講學,教化番邦小民。”
如果是以往面對這種情況,劉宗周說不得要謙虛兩句,可是這一次他是帶著政治任務而來的。
“老夫于儒學之道偶有涉獵,不敢擅教于人。諸位賢達拳拳之情銘感五內,只希望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聽到劉宗周等人答應了,朝鮮上下欣喜若狂,立刻開始準備起來。
中土大儒開壇講學的消息散播開來,令所有的朝鮮士人都按捺不住,開始朝著講學之地涌來。
短短半日的功夫,四周就圍的水泄不通,粗粗打量起碼超過了五萬多人。
就連左夢庚都是第一次知道,朝鮮竟然有這么多的儒生。
眾目睽睽之下,劉宗周三人登上了講臺,席地而坐。端莊肅然,古井無波,即便被數萬人盯著也沒有絲毫怯場。
開玩笑。
這三位不知道講學過多少次了,比這還要宏大的場面更是多有見識。
而在朝鮮士人的眼中,大宗師不愧是大宗師。光是這份儼然的氣度,就足以令人折服。
“朝鮮與中土雖然一衣帶水,互為近鄰,語言、文化更是有互通之處。然個中玄妙,老夫霧里看花,多有不明之處。今日與諸位賢達同聚,不如暢所欲言可好”
劉宗周把話說得很清楚。
雖然朝鮮的文化體系和中原是一樣的,可到底國情不同、民俗不同,傳播開來后肯定會有所差異。
他初來乍到,也不知道這邊的學術發展到什么程度。因此不敢貿然開口,希望朝鮮的文人能夠展露一手,好讓他們有的放矢。
數萬人鴉雀無聲。
盡管有一些在躍躍欲試,但最終也不敢貿然出頭。
雖然誰都想出名,想要在大宗師面前博個頭彩。可是自忖學問淺薄,就怕博彩不成,反而丟了大人。
眼見場面寂靜,金尚憲決定為朝鮮士人挽回顏面。
他拱拱手,朗聲發言,話題頗為尖刻。
“念臺先生,士農工商自古有別。各司其職,則天下安矣,豈非至理”
這話一說出來,場面便轟然一片。
有許多朝鮮士人紛紛贊同,同時渴求的看向劉宗周等人,希望能夠得到解答。
顯然這個問題不是平白無故提出來的。
自從夏國來到這邊后,先進的政治制度對朝鮮人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當看到商人能夠與士人等其他階層平起平坐,武夫也并駕于文臣之時,朝鮮人的價值觀必然會出現裂痕。
這與他們從前所學的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將會變成大麻煩。
而這樣的問題,在劉宗周這里顯然已經不足為慮了。
他呵呵一笑,開始演講。
“士農工商之言,始出于管子。其文曰市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這個典故,朝鮮的士人當然知道,顯然答案還在后面。
果然,劉宗周的聲音稍微拔高了一截。
“既然四民皆為國之柱石,又何分先后、上下即可為士農工商,緣何不能作商農工士之說”
此言一出,場面嘩然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