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勝渾不在意。
“那個柳琳一定是借機在海峽里面布陣,既然如此咱們就給他表現的機會。聽我的命令,慢慢走,不要著急。”
夏軍艦隊裝作被阻擋,前進的速度慢了下來。
這讓張武十分高興,表現的越發賣力。
看到夏軍如此拖大,權歷十分擔心。
他也終于問出了自己的不解之處。
“將軍,海峽當中水道狹窄,您就不擔心柳琳在兩岸布置伏兵嗎”
和他的焦急不同,百大勝彷佛醉心于風景的游客。
“你知道當年李忠武公獲勝的關鍵是什么嗎”
料不到他有此問,權歷思索片刻,小心回道“忠武公天縱奇才,勇氣無雙,才能取得那樣的勝利啊”
百大勝搖搖頭,對他的回答頗不認可。
“李忠武公能夠獲勝,最至關重要的因素其實是人心。”
“人心”
權歷皺起眉頭,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這個說法和眼前的局勢有什么關系。
百大勝卻看到了無比透徹。
“李忠武公雖然運籌帷幄、策略得當,而且不懼生死、勇氣可嘉。但假如當時沒有得到本地百姓舍生忘死的幫助,他能夠獲勝嗎”
說起鳴梁海戰,世人多感慨于李舜臣僅以十二條板屋船就打贏了東瀛水軍,卻完全忽略了那些游蕩于戰場周圍的朝鮮漁船和百姓。
沒有這些人的幫助,李舜臣就不可能詳細的掌握情報,最終獲得勝利。
百大勝說起這個,自然也是有目的的。
“柳琳自以為占據了海峽中有利的位置,就能重復李忠武公的功績。可惜他卻忘了,他根本就沒有得到民心的支持。”
這一次朝鮮和滿清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使得許許多多的朝鮮百姓受盡了苦難,心中自然對朝廷充滿了仇恨。
就算不逃之夭夭,也絕不可能為柳琳效力。
因此這一次的作戰中,柳琳除了自己手頭的力量,再也沒有任何外力幫助。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想要在海峽兩岸部署些什么,完全就做不到。
不但如此,百大勝目光深邃的看向海峽的兩側,嘴角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那些層層疊疊的林石之間,偶爾會閃現出一些奇特的標志。
這都是情報部的杰作。
柳琳無法掌控兩岸的陸地,這就給了情報部機會,反而幫到了艦隊。
那些標識就在提示百大勝,兩岸安全無憂。
這樣一來,他只要集中精神于海戰就可以了。
上午十點一刻,夏國海軍艦隊終于駛進了鳴梁海峽。
極遠處的西方,數百艘朝鮮水師的戰船早已一字鋪開,靜靜的留在原地,顯然在等著夏軍進攻。
夏軍的戰艦一步一步逼近,當來到距離三千米的地方時,百大勝終于下令。
“降帆,下錨。”
最前方的幾艘福船紛紛在海峽中橫過了船身,用側面對準了遠處的朝鮮水師。
投入到水中的船錨令船身很好的穩定住,沒有任何的搖晃。
可是看到夏軍的做法,朝鮮水師上下全都莫名其妙。
隔著這么遠,夏國海軍不進攻,又能做些什么呢
他們又哪里知道,時代變了,作戰的方式已經不同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