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唯一吸取的教訓,就是從不吸取教訓。
明明知道夏國海軍強大,隨時都可能找個地方登陸,但是清朝聯軍依舊沒有在海岸設防。
朝鮮二師的行動無比順利。
在第五團占領高城之后,第六團占領通川,第七團占領元山,第八團拿下興南。
整個朝鮮半島的東海岸,完全對朝鮮二師敞開了懷抱。
其實清朝聯軍也有點冤。
并非是他們完全不吸取教訓,而是能用的兵力已經用到了極限。朝鮮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無比漫長,就算有幾十萬兵馬都未必能夠完全防住。
而且他們以為夏軍也沒有多余的力量了,因此抱著僥幸心理,寄希望于能夠在正面戰場取得突破。
五月中旬,鑲藍旗會同漠北蒙古,開始在北線發動進攻。
這一個方向的主將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一子巴布海,和其他兄弟比起來,雖然年輕,但同樣驍勇善戰。
鑒于陸戰一團扼守江面,巴布海在反復權衡之后,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朝鮮一師身上。
他在漣川建立了糧草基地,隨后將手中的兵力分成兩個部分。
東重西輕。
東路主攻,西路羊攻。
之所以做出這個策略,是因為東豆川一線只有一條可以通行的道路。如今已經被朝鮮一師完全截斷,修筑了綿延數里并且齊備的工事。
攻擊這里的話,清軍的損失絕對會很大,并且不一定攻得下來。
相反東線的抱川雖然也是道路崎區,但是因為地面寬闊,可以通行的地方很多,有利于兵力的展開。
和他的想法類似,李元老和喬峰也將主力放在了抱川一線。
而且為了避免給清軍以可乘之機,兩人甚至放棄了抱川城,而是將防御放在了南面山谷出口處。
從這里再往南就是平原地帶了。
一旦被清軍沖出來,一直到議政府全都無險可守,也就等于漢陽敞開了大門。
不過李元老和喬峰信心十足,一致認定憑借手中的武器絕對可以守住這里。
因為漠北蒙古是生力軍,所以巴布海讓他們打頭陣。
當戰斗開始后,巴布海發現漠北蒙古的作戰方式和他的認知完全不同。
只見這些蒙古人輕易就從馬背上下來了,似乎對于陸地作戰并沒有什么不適應。
除此之外,他們還牽來了許多駱駝。
這些駱駝不知道馱著什么,一個個步履緩慢。
等到駝背上的布被掀開,清軍上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蒙古人帶來的武器,竟然是一門門的火炮。
雖然這些火炮很小,遠遠不能跟清軍的大將軍炮相比,但是數量之多則已經遠超了。
巴布海百思不得其解。
在他的印象中,這些蒙古人比滿清還要原始和野蠻。從來只會在馬背上玩騎射,又從哪里弄來的火炮呢
他可不相信蒙古人擁有鑄炮的技術。
袞布也沒有隱瞞的意思。
“綽羅斯人和萬里而來的羅剎人做了交易,買到了這些火炮。這實在是好東西,所以我們也交易了一些。”
聽到這些火炮是從衛拉特蒙古那邊傳過來的,巴布海的心情并沒有好上一些。
如今的滿清早已一統蒙古草原,不管是漠北蒙古還是漠南蒙古,全都對滿清俯首帖耳。
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衛拉特蒙古。
也就是瓦剌人。
這些蒙古人早已遷居到了西域,距離遼東萬里之遙。滿清的勢力還無法影響到那邊,自然得不到衛拉特蒙古的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