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并不知道夏國對戰局的評估,他也不想知道。
眼前的局勢,已經夠他心煩意亂的了。
從皇宮里出來之后,為了減輕崇禎給予的壓力,盧象升主動出擊了一場。
10月15日,他親率三千精兵,向通州的清軍發動了夜襲。
在他的帶領下,明軍打得很英勇,但是戰果卻很寥寥。
雙方的戰斗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有些亂七八糟的史料記載,盧象升曾向高起潛發出邀請,希望高起潛能夠和他一同發起夜襲。
高起潛不但沒答應,還用“雪夜下蔡州”的典故嘲諷他。
但左夢庚可以作證,此事絕對是子虛烏有。
因為盧象升發動夜襲的時候,高起潛還在山海關布防,并不在附近。
精心準備的夜襲沒有奏效,這讓盧象升滿是擔憂。
清軍的戰斗力完全超過了他的預估,接下來的戰事恐怕就要難打了。
十天后,軍情傳來,清軍已經兵分兩路,南下到處劫掠。
眼瞅著京畿地方烽煙四起,城寨連連被破,盧象升只能率領兵馬南下尋找清軍主力,意圖阻擊。
可只有真正南下之后,他才赫然發現,情況糟糕到了極點。
“原定于今日送到的軍糧,為何還沒有動靜”
面對他的責問,糧草官份外無辜。
“小人已經連續催促了好幾天,可是四周城鎮全都沒有回應,小人派去的差役也都被打了回來。”
聽到附近地方不給糧草,盧象升心頭的陰云更甚。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吃不飽飯,他手中的這些兵馬可就危險了。
就在他尋思該怎么辦時,一個人氣呼呼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伯祥,你怎么來了”
“哼,奸臣當道,邪逆禍國。我等忠貞之士,哪里還有立足之地”
來人坐在他的身旁,當場就喝罵起來。
此人名叫楊廷麟,乃是朝中的翰林編修,名氣很大,同盧象升的私交也很好。
“究竟出了何事”
楊廷麟氣休休的道明了原委。
“我聽聞那楊嗣昌背地里竟然想要同東虜茍和,心下氣不過,狠狠的罵了他一通。誰知那廝蓄意報復,竟然誣陷我通曉軍事,將我發配到你這里來了。”
盧象升腦殼生疼。
對于這位好友,他還是很清楚的。
人嘛,倒是不壞。但是卻跟所有的清流文官一樣,只會耍嘴皮子。
估摸著他彈劾奏章寫的太過了,楊嗣昌焦頭爛額之際沒空理他。干脆將他發配出來,也好圖一個清靜。
“此事你倒是錯怪楊閣老了。”
盧象升將內中隱情一說,楊廷麟驚詫不已,也有些不好意思。
“哎喲,這可錯怪好人了。”
盧象升擺擺手,此時此刻也沒有心情理會這些糟心事。
“你既然來了,便幫我理順一下軍需糧草好了。真定地方推諉卸責,至于大軍糧草不濟,你可愿跑一趟”
既然有事做,楊廷麟也不再多想。
“必定馬到功成。”
看到楊廷麟來去匆匆,盧象升啞然失笑。重新面對時局,又是倍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