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琉球原有的上層全部掃光,只留下淳樸的百姓。
然后借由從上層當中繳獲的戰利品,分潤好處給百姓。再施加一定的教育和政策,必然可以長治久安。
黃培遵循他的指點,略一施為,效果非常顯著,也讓官員們對夏王殿下徹底服氣了。
眼瞅著首里的局勢徹底穩固,張可大將北海艦隊分成若干部分、四處出擊,派往各處島嶼。
整個琉球的徹底收復,已經不遠了。
時值四月,對于大明來說,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去年秋天破關而入的清軍,經過一番肆意的折騰,終于從大同越過邊關、撤軍回師了。
這一次清軍入寇,將京畿、河南、山西的大片地區徹底打爛。光擄走的人口,就足足超過了五十萬。
至于經濟損失,已經根本無法統計了。
有從南方前往京師的官員是這樣描述的。
自從過了德州進入京畿境內,一直到京師的一路上,完全看不到人煙。路邊盡是白骨,城池村寨化為灰盡。
根本無法想象,這竟然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
山西那邊的損失就更加嚴重了。
就連太原都被清軍攻破,晉王全家被清軍抓走,成為了階下囚。
本來應該遭遇此厄運的德王,換成了晉王。
不得不說,歷史也講究能量守恒。
就連山西巡撫宋賢,也在保衛太原的戰斗中死于清軍的刀下。
整個大明北方已經完全失去了活力,也讓大明開始迅速滑向深淵。
湖廣,谷城。
縣令阮之鈿枯坐在房中,面前看著紙和筆,另一邊放著一碗酒。
酒水冷冽中泛著青光,頗為詭異。
他面前的紙上早已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提煉出來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張獻忠必將重新造反
當初迫于明廷的壓力,張獻忠等流寇不得不選擇投降。
原本明廷應該做的,是耐心而細致的對這些投降的流寇進行梳理,以免他們死灰復燃。
但崇禎和楊嗣昌急功近利,還想要趁勢消滅夏國,把所有用于彈壓流寇的兵力都給調走了。
沒有了大軍在側,湖廣地方的官員生怕這些流寇鬧事生亂,只好采取綏靖政策,步步退讓。
導致的結果就是,張獻忠和革左五營等流寇氣焰愈發囂張。名為大明降兵,實則禍害鄉里,比從前更加酷烈。
如果大明順利的消滅夏國,恐怕張獻忠等人必然會老老實實接受命運。
但很可惜大明還沒有對夏國動武,就遭遇了清軍的入寇。不但如此,大明還遭遇了慘烈的損失,國力再一步衰退。
洪承疇、孫傳庭等人都在京師附近,戮力同清軍周旋,分身乏術。
這樣一來,遠在千里之外的張獻忠等流寇敏銳的發覺到了天賜良機。
湖廣當地的官員早就發現這些流寇已經漸漸壓不住了,死灰復燃、為時不遠。
他們在驚恐之下,一次又一次的向上匯報,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視。
奈何朝廷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對付清軍之上,完全顧不上這里。
谷城就是張獻忠的駐地,阮之鈿比誰都清楚張獻忠馬上就要動手。
他身為守土官員,死期已經到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