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和白廣恩的矛盾,在于是戰是退。
高杰主戰,白廣恩主退。
這也和他們的人生際遇有關。
雖然兩人都是農民軍的叛徒,可是他們叛變的理由并不一樣。
白廣恩只是追求榮華富貴,朝廷給的多,就做了朝廷的官。
如果做不下去,他也不介意再次投降、投靠李自成。
但是高杰不行。
他深知一旦李自成奪了這個天下,他將死無葬身之力,無處可逃。
誰叫他當初貪圖美色,拐了李自成的妻子呢
李自成受此奇恥大辱,頭頂上綠油油的,無論如何都絕對不可能容忍高杰活著。
所以,要說最想要將李自成置之死地的,就是高杰。
兩人都是領兵大將,都是孫傳庭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意見相左,極大的影響了明軍的作戰。
其實該如何抉擇,跟兩個人的矛盾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
看著饑餓難忍的軍隊,糧道又無法恢復。孫傳庭十分清楚,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
倘若打贏了,則還有一線生機。
可要是打輸了,便萬事皆休。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傳庭選擇了高杰的意見。
這讓白廣恩懷恨在心,決定冷眼旁觀。
就在南陽城外,孫傳庭等來了李自成的主力。
決定中原命運的大戰,就此展開。
“高將軍,你以騎兵為全軍先鋒。沖亂敵人的陣腳之后,再由白將軍隨后跟進。諸位,我等是生是死,全在這一仗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換源a,huanyuana安裝最新版。
孫傳庭推心置腹,希望各路將領能夠在危機關頭團結一心,渡過難關再說。
只可惜,他不明白,大廈將傾之時,人心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凝聚的。
高杰拿出了全部的力氣,率領三千騎兵發動了狂勐的進攻。
李自成的應對,還是農民軍的老一套辦法。
將饑餓的百姓擺在第一線,充當炮灰,消耗敵人的力量。
炮灰的后面,是有一定戰斗經驗的步兵,再由騎兵壓陣。
基本上不管任何敵人,只要經過這兩層的消耗,都不會有太多的余力了。
最后才是他的殺手锏。
那就是重甲騎兵和戰斗力最為強悍的老營。
一開始高杰的進攻可謂是順風順水,那些松散的炮灰和普通步兵,根本就擋不住騎兵的沖鋒。
明軍勢如破竹,連破闖軍十多道陣列。
孫傳庭看到高杰如此勇武,本來十分振奮,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勁兒。
“白將軍的兵馬為何還不出動速速傳令,讓白將軍跟進。”
傳令兵奔出中軍,結果帶回來的卻是讓全軍無比驚恐的消息。
“啟稟督師,白將軍不打招呼,率領本部一路向后撤去了。”
明軍各路將領渾身冰冷,立刻明白大勢已去了。
正面的戰場上,高杰終于耗盡了所有的力氣。
闖軍的兵馬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他殺來殺去,總感覺殺不完。
而看到他的騎兵沖不動了,李自成大手一揮,投入了重甲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