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順軍抵達太原城下。
眼見著順軍鋪天蓋地、無邊無際,城內的官員們全都嚇壞了。
他們當然清楚落到順軍手中是什么下場,連忙去尋晉王朱求桂想辦法。
說白了就是希望晉王出錢,募集死士守城殺賊。
生死存亡的關頭,朱求桂鞠了一把辛酸淚,顫顫巍巍地捧出了銀子。
“國家板蕩,本王亦是感同身受。唯有將全副身家獻上,希望能助萬分之力。”
看著區區三千兩銀子,蔡懋德等人險些當場吐血。
不愧是老朱家的藩王,死到臨頭了還愛財如命。
蔡懋德意興蕭索,將三千兩銀子交給了提學黎志升。
“黎大人,相應犒賞之事,就交給你了。”
黎志升領命下來,看著三千兩白銀,只覺得白花花的份外刺眼。
守城官兵那么多,三千兩白銀恐怕也不夠分的。
為今之計
他把白銀妥善地收在了自己的囊中,然后弄出了記功紙票。
守城官兵本來就沒有多大士氣,看到手中的廢紙,心情可想而知。
初八凌晨,巡撫標營裨將張雄打開新南門,向順軍投降。
大順軍蜂擁而入,山西首府太原根本沒有經歷什么戰火,就輕易地失陷了。
朱求桂被活捉,蔡懋德自殺,布政使趙建極、巡寧道畢拱辰、守寧道毛炳文、督糧道藺剛中、太原知府孫康周被處死。
唯獨提學黎志升巧言辯解。
“本道歷任三月,尚未入考棚。”
又有投降順軍的文士韓霖為他吹捧,說他是天下文章士也。
黎志升這個死貪錢的,居然僥幸活了一條狗命。
李自成在太原停留八天,一邊休整兵馬,一邊分派官員,將山西納入大順的統治。
后方穩固之后,繼續朝著京師進軍。
就在從太原出發后,李自成頒發了永昌元年詔書。
在這份詔書中,他正式向崇禎勸降。顯然在他的眼中,大明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太原之后,順軍在寧武遭遇了抵抗。
這也是整個進軍過程中,明朝方面唯一像樣的抵抗。
總兵周遇吉異常頑固,寧死不降,打算做大明的忠臣烈士。
整個寧武攻防戰乏善可陳,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城池并沒有守住多久,就被順軍攻破。
周遇吉也算是完成了心愿,給即將垮塌的大明陪葬了。
接下來是大同。
城中的文官想要拼死守城,但總兵姜瓖卻十分滑頭,直接打開了城門投降。
此人在明末的亂局當中毫無立場可言,如同蘆葦隨風倒。
最終也死在了投機之下。
九邊重鎮大同一槍不放就投降,迅速引發了連鎖反應。
順軍從此一路東進,竟然再沒有遇到一處抵抗,甚至有官員出迎十里。
同北路差不多,南路的劉芳亮進軍也異常順利。
三月初便橫掃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攻進了彰德府和大名府。
不過到了這里,劉芳亮變得謹慎了許多。
“那邊就是夏國了”
劉芳亮在部將們的簇擁下登高望遠,放目東眺。
遠處的天邊,平坦的大地上卻界壘分明。
綿延無際的鐵絲網將同一片土地分割開來。
鐵絲網的背后又是各種壕溝,無論人馬都難以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