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夏國的百姓見過左夢庚容貌人比比皆是,但是在今天這個意義格外不同。
每當左夢庚揮手的時候,“萬歲”之聲便響徹云霄。
御駕車隊一路出城,最終來到泰山腳下。
這里早已搭建好了宏大的祭壇。
左夢庚由張振秀和黃宗會在前引路,來到祭壇之上。
無數人的見證之下,左夢庚分別向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風雪雷雨敬香。
禮成之后,禮炮轟鳴,足足一百零八響。
這代表著左夢庚已經得到了天地萬物的承認,可以稱帝建國。
侯洵心潮澎湃,昂首闊步走上祭臺,當眾宣讀詔書。
“天地護佑、奉民承運皇帝詔曰盤古開天而有陰陽,女媧造人而有萬物,炎黃恩澤而有中國。夏啟新章,秦創新制,封建而至今兩千余年。時天地變換,星月輪轉,萬物競新,不同舊世。我上下臣民,當悟滄海桑田之變、順天下大勢之威,以此方能保我中國世代永昌、禍患永消,恒為天下之主。國為新,民為本,天地為綱。自今日起,國號中華。凡日月所照,皆我中華之土”
觀禮的百姓紛紛熱議,對于新的國號十分滿意。
而且這個國號明顯和曾經的那些王朝完全不同,特別是對于不是漢族的夏國百姓來說,更多了一份認同感。
這才像是一個國家的樣子。
詔書的內容很多。
除了明確國號之外,還宣布了國都所在。
之前外界一直都有討論,都認為當夏國統一之后,都城必定遷往京師。
然而今日的詔書當中進行了明確,國都就在濟南,并且更名為上都。
除此之外,南京更名為南都。
有心思靈活的,立刻感覺到了玄機。
既然國都之外又有南都,那是不是還有東都、西都和北都
之所以沒有公布,是否因為那些地方眼下還沒有統一
在國號和國都之外,又公布了皇帝尊號,也就是曾經的年號。
年號新中。
只是帝國并不以年號紀年,而是發布了公歷和夏歷兩種歷法。
公歷就是后事普遍使用的陽歷。
詔書中做了說明,乃是為了與世界接軌,方便同世界各地交流。因此以耶穌誕生、佛教傳入中國之時為公元元年。
帝國成立時,則為1644年。
夏歷就是黃帝歷,這一年為黃帝4341年。
一直使用的農歷,確定為中歷。
帝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度,因此帝國百姓對于公歷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詔書當中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完成了夏軍的更名。
從今以后,夏軍正式更改為國防軍,內部的編制結構則保持原樣。
完成祭天儀式,左夢庚重新啟程返回萬民廣場。
這里就是之前的泉城廣場,為了配合建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
全新的萬民廣場非常宏偉廣闊,足以容納五十萬人舉行大型活動。
而這里才是整個開國盛典的核心區域。
來自于各地的國防軍代表早已嚴陣以待,準備接受皇帝和百姓的檢閱。,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