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建設兵團不同。
因為擁有軍隊編制,所以肯定會有十分完善的組織度和戰斗力。
但在建設兵團之外,還有強大的正規軍存在。
這樣一來,建設兵團只不過是軍事方面的補充罷了。
即使戰斗力下降,但只要能夠配合正規軍作戰,那便是極大的貢獻。
最最重要的是,建設兵團一旦在西域站穩腳跟,也就意味著帝國可以深入西域的民間,在基層擁有了耳目。
這對于地方的掌控,毫無疑問是作用巨大的。
中樞的回復很快送到西北,內容更加多詳細。
茅元儀等人看了之后,全都豁然開朗,工作也有了方向。
汪喬年立刻深入陜北各地,帶著官員們四處奔波,將困在此地的百姓遷移到前套、后套等各地。
“我地老天爺啊,朝廷憑啥將俺們送給蒙古人啊”
對于國家政策,百姓們當然會有些不理解,就是這個誤解的差距有點大。
“李大大,您誤會了。如今河套那邊是咱們的地方,安全滴很。那邊啊,到處都是好地,就是沒啥人。你們家過去后,就給你們分五十畝地,而且呀不收稅。”
又奸又倔的老秦人沒那么好說話。
“真有這好事,能輪到咱”
汪喬年在陜西當過官,知道該如何同這里的人打交道。
“那您瞅瞅,這十里八鄉的還有啥人家了好事不便宜您,也輪不到別人啊。”
老秦人還是不信。
“這些年打來打去滴,人都打沒了。要給俺們分地,眼前不就是嘛。干啥還要讓俺們去啥子河套”
汪喬年很有耐心。
他指著四周光禿禿的山嶺。
“大大,您看看,這地方種地能成嗎一場雨一場泥,黃湯灌到肚皮里。這山、這水、這地都不成了,得恢復恢復。要不然呢,將來的子子孫孫就沒活路嘍。”
汪喬年沒有擺官架子,說的話也接地氣,讓百姓們都聽了進去。
事實上,當地是啥樣子的,這些百姓們再清楚不過。
他們不是不勤懇,他們不是不干活,他們也不是沒有想辦法。
可這種一斤土、半斤沙的窮地方,不管種啥都不長啊
“俺家祖祖輩輩都在這兒,這一走,還能回來不”
故土難離,是移民最大的困難之一。
汪喬年依舊溫言細語。
“帝國又不限制戶籍,您想去哪兒走動都成。過個一、二十年您再回來看看,要是這山綠了、水清了、土也肥了,重新定居豈不是更好”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百姓們還能如何
數十萬被這黃土泥沙折磨的死去活來的陜北百姓,開始了搬遷之旅。
他們遷移到地方并不遠。
不是銀川所在的前套,就是歸化城所在的后套。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人口看起來很多,但是往兩大平原一扔,依舊是杯水車薪。
可這些人遷移走,立刻讓陜北高原不再遭遇人類的破壞。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這里進行生態修復。
今天沒有啦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