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裝黑火藥滑膛炮,究竟能不能夠發射圓錐形炮彈
老實說,左夢庚也不知道。
他沒有見識過啊
倘若擁有制造圓錐形炮彈的技術,那么也就意味著炮管的鑄造技術同樣取得了相當的進步,膛線也就面世了。
這樣一來,又何必再去制造前裝火炮呢
因此前裝滑膛炮和圓錐形炮彈,本身就不應該屬于一個時代的產物。
但是在帝國這邊,卻遇到了這種情況。
為了保持自身的領先,后裝火炮和爆破彈肯定不能對外出售的,而且要做到盡量保密。
這樣一來,青銅鑄造的拿破侖炮就成為了帝火的拳頭產品。
事實證明,這種火炮放在十七世紀也是擁有無與倫比領先優勢的。
對于青銅火炮,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全都十分眼熱,紛紛慷慨解囊,掏錢購買。
為了這個,國防軍也要時不時的使用青銅火炮,以方便給客戶增強信心。
但是對于用慣了后裝火炮對國防軍而言,青銅火炮的威力實在是讓他們感覺到不滿。
因此就有軍人靈機一動,制造了有效降低空氣阻力的圓錐形炮彈。
當然,這種所謂的圓錐形炮彈,并不能達到后世的標準。
以這個時代的工藝,能夠打造出圓柱體并且帶有橢圓形尖頭,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
可即便如此,當試驗了之后國防軍還是可喜的發現,青銅火炮的射程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尖頭炮彈能夠以更加強大的勢能突破戰艦的防御。
雖然炮彈不能爆炸,但也是一種增強威力的良好手段。
出訪歐洲的帝國海軍就裝備了這種炮彈。
這種炮彈除了圓柱體和橢圓形尖頭之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炮彈的尾部有一定的內凹。
這是為了讓火藥爆炸的能量盡可能的作用在推動炮彈上,賦予炮彈更大的動能。
鑒于英國海軍戰艦眾多,壓力有一些大,因此孔之光一上來就拿出了最好的武器。
就在炮彈裝填完畢的時候,整支艦隊已經完成了轉向,全部將側舷對準了撲來的英國艦隊。
因為是在雙方相距兩千米時就開始進行轉向機動點,當艦隊運動到位時,雙方之間的距離也就僅僅剩下了七、八百米。
而這個距離,對于現下的海戰而言,還是稍微有些遠的。
雖然英國戰艦上裝配的重炮可以打到一千多米,但是在海上一旦超過三百米,精準度就完全無法掌握了。
正因為如此,當下海戰的雙方都會盡量的向對手靠近,最好是在一百米到三百米的距離內拼盡全力的傾瀉火力。
可以說,這是一種大炮上刺刀的打法。
帝國海軍當然不會這么干。
他們只有七艘戰艦,如果被英國艦隊沖到眼前,不管戰艦多么堅固,都架不住群狼圍攻。
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青銅火炮較遠的有效射程和較高的精準度,以及更快的航速欺負英國人。
觀察哨測算了雙方的距離之后,立刻傳遞給了指揮臺。
“命令下層炮位,率先開火。”
孔之光十分果斷,當場下令。
旁邊的副官拿起木錘,當當敲在了鐵片上。
聲音通過金屬管道迅速傳遍戰艦各處,與此同時觀察哨上的傳令兵也把命令傳遞給了其他戰艦。
底層的炮位得到命令之后,立刻在總炮長的指揮下開始進行瞄準。
如果是正宗的帝國戰艦,測算和瞄準都是由觀察哨來完成的,并且由指揮臺來下令開火。
畢竟配備了后裝火炮的帝國戰艦,射程高達三千米到五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