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人最終會對帝國的利益動手,這是可以預見的。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東瀛人。
帝國在東瀛采取的策略,就是極限壓迫。
一開始力度還比較輕微,隨后逐漸加碼,現在終于到了東瀛人爆發的時刻。
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因為戰爭消耗光了一切資源,雖然知道得罪帝國下場很可怕,但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是眼前的困境。
倘若連眼前的難關都過不去,又何談未來
而這正是帝國想要的效果。
東瀛人不動手,哪里有帝國出兵的借口呢
江戶那邊帝國商人被殺害的消息還沒有送出來,大坂這邊的變故如火如荼。
大名軍隊的劫掠被大坂人聯合擊敗,僅僅跑掉了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尾隨著大名軍隊,幕府軍隊同樣趕了過來。
聽聞大坂被大名軍隊劫掠,土井利勝敏銳的覺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他立刻揮軍前進,想要進入大坂,結果在外圍被攔住了。
土井利勝理由十分充分。
「大坂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我軍必須進城,保護所有人的安全。」
大坂人絕對不會跟他客氣,尤其是剛剛打贏了一仗,士氣正旺。
「大坂的事情,我們大坂人會自行處置。外樣大名也好,德川幕府也罷,全都不許進入。」
「八嘎」
土井利勝表面憤怒,實則內心狂喜。
他認為,他終于找到了理由。
雖然大坂處于中立地帶,但是在法律上,這里畢竟是東瀛的領土。德川幕府進入其中,是完全合法合規的。
現在大坂人的阻撓,完全可以被視為叛亂。
于是幕府軍隊也向大坂發動了進攻。
目的嘛,其實和大名軍隊一樣,都是為了劫掠。
德川幕府的資源也已經耗盡,土井利勝率軍追到這里,也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急需獲得補給。
而只要有了補給,他就有信心繼續追下去,一戰而定乾坤。
至于因此而得罪帝國
只要消滅了外樣大名,東瀛重新一統,總歸有辦法周旋。
哪怕到時候自己獨自承擔所有罪責,對于德川幕府而言也是千古功勛。
他此時還不知道,江戶那邊發生了帝國商人被殺害一事,他并不能承擔所有。
只可惜幕府軍隊的進攻碰到頭破血流,并不比大名軍隊好到哪里去。
如果順序顛倒過來,一開始進攻大坂的是幕府軍隊,或許他們已經攻下了這個膏腴之地。
但很可惜,先行動手的是戰力嚴重不足的大名軍隊,給了大坂人反應時間。
大坂人通過一場團結的戰斗,不但打敗了大名軍隊,也得到了鍛煉,并且心氣兒也上來了。
同時因為大坂和帝國的交流最為活躍,得到的武器也最多。因此當幕府軍隊進攻的時候,大坂還沒有解除武裝狀態。
幕府軍隊進攻的時候,遭遇了無數火槍火炮的攻擊,損傷極其慘重。不但沒有打入城內,相反還被大坂人給推了出來。
這一下,即便是最為猶豫的大坂人也明白,他們的出路只有一個方向。
在大坂商會的組織下,全體大坂人達成一致,紛紛簽署了血書,宣布歸順帝國。
這件事帶來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