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終于開始和俄國發生碰撞,但左夢庚意志堅定、信心十足,完全沒有向北方進行更大投入的打算。
俄國雖然很強大,可這個時間段能夠在西伯利亞地區投入的力量同樣十分有限。
如果說帝國對北方支援不方便,難道俄國就方便了嗎
因此先期的碰撞,帝國現有的力量絕對足夠了。
無非就是在遼闊的地域內找到俄國人、消滅俄國人而已,如果國防軍和探險隊連這個都做不到,那可就太丟人了。
而這樣的作戰任務,其實是不需要國家給什么幫助的。
他們本來就承擔著開拓的職責,即使沒有俄國人,更北的地域他們也要涉足。
御令傳到,北方戰略集群開始進行調整。
第一方面軍以草原為基地,開始向北、向西進行探索。
樂新豐命令第二師護送喇嘛們前往哈拉和林,這里是漠北蒙古最大的寺廟額爾德尼昭的所在地,也是蒙古人的精神信仰所在。
肯特山下一戰,親眼看著喀爾喀蒙古覆滅,識時務的喇嘛們迅速背叛了堅贊法王,乖順地遵從了帝國的意志。
識時務者為俊杰,帝國想要掌控草原,也離不開喇嘛們的配合,還是給了他們相應的地位。
當然了,曾經那些高高在上的特權肯定是沒了,并且原有的教義也必須做出修改。
這些都是浩繁的工程,喇嘛們需要回到額爾德尼昭后開展工作。
西部的蒙古舊勢力恐怕不會答應,于是軍隊就成為了他們的依靠。
在第二師之前,騎二師已經先行一步。
騎二師一路勢如破竹,不可阻擋,打到了布爾干。
從這里再往西北方向走三百多里,就是庫蘇古爾湖。
庫蘇古爾湖和貝加爾湖有河流相連,但攻占貝加爾湖的任務并不是騎二師的。
騎二師的任務是越過庫蘇古爾湖,攻略札克薩圖汗部烏梁海四佐領。
一旦成功,也就意味著國防軍開始涉足衛拉特蒙古的地盤。
從此南下,可以配合西北戰略集群進攻和碩特部的后方。
兩個治安師就跟隨在騎二師的后方,負責地方接收,配合官員建立政權。
第十三師和騎一師則從烏蘭巴托北上,目前已經收復了察汗烏蘇,并且沒有停留腳步,直奔貝加爾湖。
此地這時名叫柏海爾湖,屬于喀爾咯蒙古和布里亞特蒙古交界處,但已經出現了俄國的探險者。
在兩個野戰部隊面前,這些俄國探險者的下場可想而知。
保持北方的戰略態勢,一大好處就是,不影響其他方向的行動。
西北這邊,西北戰略集群依舊盤踞在西域的外圍,坐看西域內部的廝殺,等著收割果實。
西南這邊,國防軍各部卻已經運動到位,開始攻略高原。
昌都。
作為高原的門戶,十分險要之地,這里被高原的舊勢力寄予了厚望。
準噶爾人在這里部署了三萬大軍,將南北兩條道路完全堵死,自覺萬無一失。第十師也不跟他們客氣,準備妥當之后,直接就發動了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