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的秋季帶著一種冷峻悲壯的美。
如果是唐朝詩人途徑此地,定然可以留下諸多名篇。
正所謂“山低云素無青色,地闊石碣短水源”,然處身其中者,必然無心欣賞美景。
溝溝坎坎中間,國防軍的士兵們已經趴伏了一天。即使穿的很保暖,熱量也在快速的流失。
但是沒有命令,誰都不敢亂動。
為了完成任務,戰士們愿意忍受任何艱難。
直到遠處的山中,幾道身影快速奔來。
“連長,找到馬匪的位置了。”
鄭成功已經坐起,心情格外興奮。
“在哪里”
和達虎一樣,優秀的年輕人在軍中很快就冒頭了。
駐扎在哈密的這段時間,為了保證地區安寧,西北戰略集群展開了大規模的剿匪作戰。
雖然馬匪的戰斗力不強,但是來去如風,而且潛藏民間,很多時候民、匪不分,著實給國防軍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針對這種情況,國防軍配合甘肅當地政府,采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
一方面由政府出面,組織多項重大工程,將窮困潦倒的百姓動員起來,通過勞動換取收入和糧食。
一方面則由國防軍強力出擊,針對各路土匪進行徹底的打擊。
百姓們在得到了實惠后,生活好轉,自然格外珍惜,理所當然地和土匪劃清了界限。
不但如此,百姓們還了許多情報。
畢竟這些土匪雖然隱藏在民間,但很多時候也將百姓當成劫掠的對象。
百姓們早就對其恨之入骨,只是從前束手無策。
現在有國防軍撐腰,又有政府照顧,百姓們當然最渴望消除匪患。
而失去了百姓們的掩護,這些作惡多端的土匪在這茫茫隔壁地區,立刻無所遁形。
經過了大半年的剿匪作戰,絕大多數土匪都被繩之以法,河西走廊為之一凈。
只剩下幾股最為頑固的馬匪退入到了祁連山中,妄圖依靠地形復雜的大山來同國防軍周旋。
他們自詡為地頭蛇,對這里的地形更加熟悉,滿以為國防軍根本不敢進山。
哪里料到國防軍什么仗沒打過
什么敵人沒有擊敗過
區區大山,區區馬匪,豈能嚇住國防軍
鄭成功所在的143連就在剿匪的第一線。
上頭的叔叔伯伯們也有意給他鍛煉機會,因此將他派到了最危險的前線。
這就是軍中的慣例。
雖然有人脈可以得到照顧,但是要想出人頭地,就得拿出真本事。
至于會不會出現意外,會不會戰死
軍人血戰沙場,馬革裹尸便是。
軍中將領的誕生最是殘酷不過,當真是大浪淘沙。能夠活到最后、走到最高的人,除了戰功赫赫,也得需要一定的運氣。
鄭成功不怕苦,也不怕死。
身為上都第一中學畢業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他很早就被冠以“天之驕子”的名頭。
他絕不會對不起那些贊譽。
來到西北戰略集群之后,他做的不錯。幾次作戰,都沖鋒在前,受傷不下火線。
更是曾有一人俘虜二十七名馬匪的功勞,轟動全軍。
而且軍中幾次比武,他的各項技術都名列前茅,軍事素養也遠超同期。
屢次給上級提出的建議,都對優化軍中規章制度起到了奇效。
這樣的人不升官,誰能升官
“這股馬匪在三十里外的天王頂,這段時日被咱們追的狠了,損失慘重,已經不敢出來,暫時沒有發現咱們。”
偵察兵的報告令鄭成功大喜過望。
“好了,讓大家伙放松放松,馬上生活做飯,今夜突襲天王頂。”
既然敵人遠在三十里外,那就沒有暴露的危險。在戰前好好休息,恢復體能,才能保證作戰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