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多時,城內出來一隊人馬,急匆匆進了東江鎮的軍營。
“咱們怎么辦?”
毛文龍劫掠登萊,將這邊的既定計劃徹底打破。
如今登州城是進不去了,肯定也無法繼續追索徐雅晴的消息。而且還殺了兩個韃子,相信要不了多久,徐雅晴一定會得知此事。
打草驚蛇之下,徐雅晴不可能沒有防備。
但左夢庚覺著,這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徐雅晴這種人,始終躲在暗處才有威脅。一旦暴露在陽光下,那就是案板上的肉。她要是得知兩個韃子被殺,肯定會坐不住。依我猜想,她逃跑的可能性最大。”
這個分析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哪怕徐雅晴現在得到了登萊巡撫王廷試的庇護,可一旦她是聞香教頭目的消息散播出去,別說是她,就連王廷試都死罪難逃。
因此徐雅晴在察覺到可能暴露之后,最應該做的,一定是逃跑。
“那就等東江鎮退了后,咱們守著登州四門,等她出來就是。”
商議一定,大家也不急了,紛紛找地方休息,坐等東江鎮退兵。
柳一元卻平靜不下來,走到左夢庚身邊,問出了一個擔心的疑惑。
“你說,那兩個韃子從哪兒來的?他們為何要坐船離開?”
左夢庚知道他擔心的是什么。
“你覺著這兩個韃子是從東江鎮過來的?”
韃子遠在遼東,要想跑到登萊,除了陸路經遼西、山海關、畿輔、山東外,走海路更快。
可后金在海上沒有任何優勢,遼西和東江鎮不放行,萬萬過不來。
這一次兩個韃子將將要走的時候,東江鎮又來劫掠,說是巧合,很難令人信服。
左夢庚知道一些歷史資料,倒是明白怎么回事。
“毛文龍一直沒有斷了和東虜的來往,東虜有人從他的防區過來很正常。”
柳一元大吃一驚。
“你是說毛文龍通敵?”
左夢庚解釋道:“不是通敵,而是在和東虜議和。”
柳一元并沒有平靜下來,反而更加難以理解。
“他瘋了,不怕被天下人唾罵嗎?”
左夢庚說了一些密辛。
“不單單是他,那位袁督師也在和東虜議和。”
怕他繼續追問,左夢庚加了一句。
“朝廷知道。”
柳一元簡直要懷疑世界了。
“那位袁督師平臺召對時,豪言五年平遼,竟敢行議和之舉。這……這不是失信于天下,損國威于域外?這是取死之道啊!”
左夢庚倒是平靜,反問道:“那實在打不過東虜,又該如何?還有,誰跟你說五年平遼的平,是平定遼東?使遼東平靜,就不是平嗎?”
柳一元人都暈了。
“還能做此注解嗎?”
毛文龍當天就撤軍了,連夜回了東江。
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后世關于毛文龍究竟有沒有干過劫掠登萊這件事,爭議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