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當然知道后世農業發達的狀況,笑道:“農事一道,無窮無盡。只要你們用心研究,積極探索,如是傳承下去,未來天下百姓必不會受饑餓困擾。”
“天下人再無饑餓之苦,那該是何等盛世啊!”
王象晉被他說的憧憬不已,渾身都充滿了干勁。
左夢庚慣會畫大餅。
“光讓天下人吃飽飯算什么?還要讓百姓們能天天吃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才算稍有成就。”
王象晉沒想到這年輕人好大口氣。
可不知道為什么,聽到左夢庚這么說,就是那么令人信服。
任懷茂、鄧之榮幾人找來,商討生意。
“中恒,暖棚馬上就要產出了。我們估算了一下,以產量來論,不但可以滿足東昌一地所需,還可外銷。因此我們打算賣到濟南去,不知可否?”
左夢庚高興不已。
“諸位有進取心,這當然是好的。誰還嫌棄賺錢少嘛?”
眾人哈哈大笑,發覺跟著左夢庚做事,是真的爽快。
以往大家受到禮教束縛,羞于談利,便是想要做什么營生,都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
不像現在,一說擴展生意,居然得到了左夢庚的全力支持。
任懷茂對左夢庚算是徹底服氣了,拉過來一個少年,道:“此乃犬子,自幼讀書,還算有些長進。聽聞臨清那邊,各位大儒俱在。煩請中恒代為引薦,能讓他學到真本事。”
拜師是假,徹底投效為真。
那少年看著左夢庚,滿臉崇敬。
“任克溥見過參座大人。”
好家伙,又一個名臣。
左夢庚不禁看向任懷茂,真不知這等粗老帽到底是怎么生出文曲星兒子的。
他又哪里知道,旁邊鄧之榮的孫子,是未來康熙六十年的狀元郎鄧鐘岳呢。
對任懷茂的表態,左夢庚自然高興。
這代表著東昌府各家開始效忠,讓他的勢力范圍,終于走出了臨清一地。
左夢庚答應下來,帶著任克溥回了臨清。
“參座,夫人的娘家來人了。”
傅豫孫通報了情況。
他和徐若琳雖然還未成婚,但內部都已經改了稱呼。
聽說徐家來人了,左夢庚不敢怠慢。問了后,一路尋去。
徐家的來人,居然在鄧玉函處,而且劉宗周、李邦華、鹿善繼、孫奇逢等大儒也在。
還未走進室內,左夢庚便聽到很是熟悉的金屬樂器聲音,奏響著悅耳的旋律,還伴隨著精美的女高音。
探頭一看,就見場地中央,徐若琳和一個年歲稍大、眉眼和她頗為相似的女子正在吟誦贊歌。
那女子不似徐若琳明艷典雅,更有風韻和慈祥。而對于耶穌教贊歌的唱誦本領,卻比徐若琳高超的多。
左夢庚竟從其中聽出了意大利歌劇的味道。
在座諸人中,還有徐爾覺、徐爾爵。
另有一位儒雅士人,手中牽著個三、四歲的俊秀小孩,此時正目不轉睛地欣賞著表演。
遠處,鄧玉函拉奏著小提琴、羅雅谷彈奏著一架類似于鋼琴的樂器,在為兩個女人的吟唱伴奏。
這一屋子,竟東西方匯聚,頗為和諧。
看著劉宗周等大半輩子都沉浸于天理、人欲的大儒,此時在欣賞西方宗教音樂和文化,左夢庚真想尋一個畫師過來,把這一幕記下。
估計數百年后,絕對會成為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證。
不過隨著他的到來,一場好好的音樂演奏會不得不結束了。
徐若琳拉著那個婦人過來。
“這是家姊。”
那女子行了一個西式的禮節,語氣溫柔。
“甘弟大,見過左將軍。”
左夢庚便知道,這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許甘弟大了。
明末清初,中國有三位對基督教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女性。
一位是楊廷筠的女兒阿格奈斯,一位是佟國器的妻子阿加斯。而貢獻最大的一位,就是眼前的這位許甘弟大。
不像徐若琳,這位可是最虔誠的教徒,而且畢生都獻給了宗教。
著名的邱家灣天主教堂,就是她出資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