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霽月是我韓地第一美人,且素有才名,我王每遇疑難,尚要不時垂詢霽月。王姬今年剛滿十七,已請方士為其批命,與儲君正是良配。”
除了送女人就是送坐騎,趙淮中都煩了。
送禮就送禮,也不來點新花樣。
各國互相進獻女子其實是慣例,后世也一直延續,和親能表示友善,拉近兩國關系。
尤其趙淮中的身份,若能成為與他同床之人,對韓人實有大利。
不過說什么韓人第一美人,估計是吹噓之詞,只要長相端莊,這時候都能說成天仙女。
韓人之前將秀麗夫人獻給莊襄王時,也說秀麗夫人是韓地第一美人。
趙淮中推拒道:“我已議定神農氏女子姜姞為妃,尚不準備再納側妃。”
韓毅點點頭,被拒絕后神色如常,絲毫不覺得尷尬。
他來之前早有準備,立即就展開第二輪攻勢:
“吾還帶來兩卷我韓人宗室收藏數百載的秘卷,是上古修行之術。儲君修行天賦遠超常人,當為儲君所喜。”說完便讓隨從取出兩卷竹簡。
趙淮中略一點頭,劉琦就上前把竹簡收走了。
等韓毅拜訪后離開,趙淮中忖道:韓人此來的目的,怕是想弄清楚鄭國渠的修繕進度,以確知還有幾年可做緩沖,好早做準備。
夜色初降,月朗星疏。
咸陽的大街上,行人仍然不少。
韓毅從儲君府離開后,在幾名隨從的伴同下,信步來到一條人聲鼎沸的街上。
他們一行在街上走走停停,時而與商販攀談問價,又問韓錢能否在這里通行。
韓毅還去小秦樓逛了逛,出來時神色萎靡,但臉帶神秘微笑,微微晃動腦袋,似乎回味無窮。
夜色漸深,韓毅一行才回到他落腳的景前殿。
“裕候去見大秦儲君,可有收獲?”
韓毅來秦,下轄還有數名韓人官員同行。
他去拜訪趙淮中,幾名隨行官員則去其他秦臣處拜訪,晚上回來再一起商議,匯總消息。
眼前說話的人,就是隨行韓臣之一,在韓擔任內史一職。
其人年近五十,身形不高,長著一張圓臉,碩大的鼻頭讓人印象深刻,眼神沉穩。
韓毅搖頭:“秦儲推拒了納霽月為側妃之事,倒是收了那兩卷修行竹簡。”
那韓人內史聞言暗自松了口氣的樣子,低語道:“王姬霽月有仙授之容,圣人之才。
秦人儲君不識也好,否則便要委屈王姬侍秦。
兩國若啟兵鋒,王姬恐難自處。”
韓毅瞄了內史一眼,道:“本候從儲君府出來,在咸陽城內各地走訪探看,倒是發現不少驚奇之處。”
他剛才在街上走動,和商戶攀談,詢問物價。
又觀察街上貨物的售賣種類,再去小秦樓吃海鮮,并非毫無意義的行為。
他是在通過這些細節,來分析大秦當前的發展和民生狀態。
秦人正變得日益富強,街上夜不閉戶,入夜后仍可見行人走動,隨意售賣貨物亦可收入頗豐,比起韓地此時的狀態,讓韓毅頗多感慨,暗自惆悵。
“秦儲為圣人,翌日若掌大秦,秦之氣象怕是還會有變化。”
內史說道:“若秦人不斷強大,我韓人處境只會更為艱難。”
韓毅微微搖頭,振作精神道:“吾等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韓地四面受敵,實無良策。
前去聯系鄭國之人,可有消息回復?”
內史憤然道:“鄭國已入秦籍,以秦人自居,我等韓人訪客,被其拒之門外。”
韓毅輕啐了一聲,低聲咒罵,心里卻又對鄭國的處境不無羨慕。
數日后,韓毅一行歸韓。
車架進入韓地國都新鄭。
此時的新鄭,已有蕭條跡象,街上行人不多,時而能看見陰暗陋巷內有乞丐蹤跡。
城內彌漫著一種暮氣沉沉的氣氛。
街道上時不時有凹凸不平之處,卻無人及時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