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明滅,大雨瓢潑。
這一戰直殺到夜色初降。
戰后,楊瑞和退走。
而李牧披蓑,在雨中巡視休整的麾下兵員,眉頭緊皺,對身畔的司馬尚道:
“我秘密行軍數日,以突襲之勢進入戰場。
這支秦軍遭遇你我兩面圍殺,仍敢主動迎戰,且全身而退,屬實出乎吾的意料。”
司馬尚臉上滿是鮮血,剛才的激戰,他被楊瑞和劈了一劍,要不是李牧來援,怕是已經飲恨當場。
“這是秦軍最精銳的一支部眾,當年五國合縱攻秦,這支身上甲胄有奇異紋理的秦軍初現,當時便擊潰了五國的聯軍。
近年來此秦軍東征西討,戰陣經驗豐富無比,加上其裝備的兵甲等物,攻防皆遠超尋常,沒有數倍於其的兵力,絕難有勝算。
將軍能將他們殺退,已是從無人做到的戰績。”
李牧沉聲道:“我放棄邊城回援,突襲出現,也不過和這支秦軍平分秋色爾,算什么戰績?”
不遠處,有一趙軍兵卒被傷了腿,肉皮外翻,卻是緊抿嘴唇,一聲不吭,見李牧走近,掙扎著想站起來行禮。
周邊的其他趙軍,也都滿臉崇敬,注視著李牧。
李牧的到來,仿佛給這些趙軍帶來了無窮的希望,人人眼神明亮。
李牧逐一掃視眼前的趙軍,不知為何突然涌起一陣心酸,緩步上前,親自去幫那趙軍包扎傷口。
————
雨已經停了。
趙境偏西南方向,益陽和譽誠之間,有一座矮山。
楊瑞和在激戰過后,便率部來到此地休整。
他從葫蘆里取出干爽的軍服和傷藥,給士兵換裝,而后視察兵員折損情況,亦是不由得心驚。
剛才在雨幕中不過半個時辰的廝殺,傷亡的秦軍竟超過七千眾。
入趙境以來,從無如此大的折損。
“是吾有些大意了,好險。
若非我軍所部皆為百戰精銳,見到李牧奇襲仍軍心不散,此刻吾等怕是已被李牧殺潰。”
楊瑞和背后發寒,對身畔的副將蒙毅道:“以往是吾過于驕狂了,以為趙境無人,險些吃了敗仗。”
楊瑞和是平民出身的將領,為人謙和,極善總結自身過失,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蒙毅頷首道:“趙人常說,只要李牧在,趙國便穩不可破,看來并非虛言。”
楊瑞和道:“此人行軍神出鬼沒,人人都以為他還在邊城,不知如何能突然殺過來,吾事前毫無防備。”
蒙毅沉吟道:“李牧掩殺過來阻擊我等,援救趙王,於戰局上來說,其實是好消息,趙人邊城危矣。”
六月中,李牧奇襲楊瑞和部,而后在邯鄲以北八百里重新布下防線,力拒秦軍。
但趙人邊境邱陽,遂被王翦抓住機會,發動攻勢。至六月下旬,趙將扈輒,苦守城池四日。
邱陽被破。
扈輒遭秦軍斬首,隨后秦軍一路推進,沿途所遇守城趙軍皆潰,死傷被俘者多達三萬余,還有重傷的潰兵萬余,被王翦故意放走,以亂趙人之勢。
此役過后,秦軍全面殺入趙境,兵鋒直指趙境腹心之地。
六月末,秦大軍壓境,逼至邯鄲八百里外,再次與李牧遭遇。
咸陽。
趙淮中注視面前的戰報,念頭起伏:在歷史當中,趙王最后自毀長城,李牧是被害死的…趙人離亡國,不遠了!
Ps:求訂求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