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辰得到這個反應堆的功率是68萬馬力,這其實已經足夠給航母等水面艦艇用了。
只要兩個就有136萬馬力的功率,能推動四萬噸的戰列艦跑30節,四個就有27萬馬力的功率,足夠讓十萬噸航母跑30節。
尼米茲本來計劃就是四個反應堆,冗余量更大也更加的安全,設計難度還相對較低,不需要費勁的堆單堆功率。
但是,國會山的老爺們,已經被八個核心的企業的維護費嚇怕了,堅決不同意四個堆的尼米茲誕生出來。
小鷹級最后的肯尼迪號,本來準備換核動力的,也在差不多的時間被否決,繼續作為常規航母完工。
許星辰雖然基本不需要考慮維護費用,但是卻也不準備給自己的艦娘換核動力
由于核武器的巨大威懾力,大部分人聽到核動力的船舶,就本能的覺得應該非常的厲害。
但實際上,核動力和核武器根本不是同樣的東西。
核動力戰艦,本質上只是把核能作為燃料使用,代替燃油來燒鍋爐了而已
核動力并不能直接提升作戰能力,不可能把燃料扔出去當炮彈和武器。
它們最大的優勢其實是續航能力。
按照阿美莉卡的經驗,核動力航母編隊,補給間隔比常規航母長一倍。
常規航母編隊7天補給一次,核動力航母編隊14天補給一次。
這種差距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卻沒有形成數量級碾壓,可能仍然與常規大眾的感知不符
實際原因也很簡單,如果護航艦艇不是核動力,那么護航艦隊就仍然需要補給燃油。
核動力航母編隊節省的只是航母本身的燃油。
而且艦艇噸位越大,按比例算是相對越省油的。
兩艘不到一萬噸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耗油量就能趕上一艘十萬噸級常規航母了。
更進一步的,就算是直接全核艦隊來,也仍然需要給人員補給,無限續航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
同時,核動力艦艇的維護時間,比常規動力艦艇要長很多,航母一生中會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做保養
所以在經過早期的嘗試之后,阿美莉卡也放棄了全核艦隊,僅僅保持航母與潛艇的核動力。
到了許星辰這邊,對于艦娘而言,續航力雖然不能說是最不重要,但是實際上也是優先級非常靠后的屬性了。
因為艦娘可以恢復艦娘狀態,直接使用非常容易大量存儲的資源來不及,獲得近乎無限的實際續航。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考慮核動力帶來的一些列問題和危險性,許星辰直接就對核動力艦娘敬謝不敏了。
這個世界,可能只有潛艇還對核動力有需求了
所以許星辰看過了之后,就把這個反應堆保存標記,準備后續給404她們更換升級,然后就回來繼續解析。
“正在解析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