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一號聽著許星辰的感慨微笑點頭,右手在艦娘星的位置上點了一下,艦娘星系模擬畫面跳出來,取代了原有的銀河系畫面
“如果我們跟地球的時間是同步的,在我們擁有超時空通訊與航行能力之前,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太陽系動態都是過去的歷史。
“在獲得相應能力之前,我們關心地球的事情沒有意義,就算是想要探究歷史真相也做不到,因為根本看不清任何地球。
“我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活動范圍,基本都會在我們當前所在的星系之內,所以一起來看看我們星系內的情況吧。”
許星辰無聲的點頭,看向眼前的星系內模擬演示畫面。
艦娘母星系的整體格局,看上去與太陽系高度類似。
單顆恒星在中間,身邊環繞著四顆巖石行星,然后是一個小規模巖屑帶,之后是四顆氣態行星,最外圍是一片大規模巖屑帶。
只是中間的恒星畢太陽略小一圈,質量是太陽的09倍,介于太陽所屬的g型黃矮星與k形橙矮星之間。
四顆巖石行星的規模,比太陽系的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明顯要大一圈,其中三顆位于宜居帶內。
四顆氣態行星的規模,比太陽系的母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更加均勻,分布在30到180地球質量之間。
兩個巖屑帶的物質量,都略高于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但是單個巖屑個體的尺寸卻小于太陽系。
在這個格局許星辰早就大致了解了,不過現在獲得了更加精確的數據,以及更加直觀和準確的星體特征
八顆行星的基本參數和狀態,巖屑帶的規模和物質總量,全都被精確的標注了出來。
其中最重要的八顆行星的基本參數,被專門放進了一個規范的表格中,行星的名字暫時用一到八的編號兩表示。
然后許星辰就再次注意到,這八顆行星的軌道周期,實在是太規整了
旁邊的遠望一號看著許星辰在查看數據,就主動提醒說
“指揮官發現了嗎星系的八顆行星,全部都處于非常精準的軌道共振狀態。
“一號行星軌道周期128天,二號行星周期256天,三號行星384天,四號行星512天,第一巖屑盤1024到2048天。
“五號行星4096天,六號行星8192天,七號16384天,八號32768天,第二巖屑盤30768到131072天。
“比例誤差無限接近于零,如果把我們所在的三號行星刪掉,這些軌道周期的比例會更加的整齊。
“不只是行星之間,那些氣態行星的多個衛星之間,也全部存在精準的軌道共振。
“整個星系共同的等比例軌道共振,將星系內所有天體進行了整體上的綁定,讓所有天體的運行軌道都異常的穩定。”
許星辰看著那個表格上的數據,聽著遠望一號的說明,愣神了好一會兒,然后再次嘆息說
“絕對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對吧”
遠望一號輕輕點頭
“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搖籃。”
許星辰再次點頭
“所以宜居帶內的另外兩顆行星,也就是第二和第四行星,也跟大月亮一樣直接是宜居星球嗎”
遠望一號這次卻搖頭了
“是也不是,對于艦娘而言,可以直接登陸和生活,但是卻肯定會很不舒服。
“對于人類而言,都不是宜居星球,但是在某種狀態上說,都非常接近于宜居狀態,”谷胸
遠望一號嘴里說著,手指依次點擊兩顆行星,讓兩顆行星的畫面放大,并排放在整個投影的中間,然后介紹兩個行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