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星海聯盟這個狀態,已經不需要太過在意精確的時間窗口了,差不太多就行了。
所以準備完成之后,遠望一號就直接帶著第二行星艦隊,乘坐一顆邊長64米的太空飛船出發了。
然后經過了僅僅9天的飛行,就抵達了二號行星軌道,在與起飛差不多的暴力減速之后,太空飛船成功入軌。
經過簡單的調整之后,在飛船里面閑了九天的艦娘們,馬上分頭行動起來。
留下64個艦娘在太空基地值守,另外960個艦娘分成120個8人小隊,在二號行星的北極區域登陸。
現在二號行星的北半球是冬季,北極區域現在是極夜狀態,是整個星球上綜合氣溫最低的地方。
現在這里的區域平均溫度,大概在30度左右,地球的類似區域類似季節的溫室,在零下30左右,附近的陸地溫度更低
30度左右的溫度,以及5個左右的大氣壓,地球人類勉強能夠承受,不過得帶專門的氧氣罐,否則氮氣進入血液,會憋死。
對于艦娘而言,就影響不大了,可以直接不帶防護設備,直接在星球表面活動。
二號行星的北極區域是一片大洋,只有零星的一些島嶼。
艦娘們在預訂的海面上降落之后,就迅速靠近了一座預訂的島嶼。
一部分艦娘在海上展開艦體,打開船艙和塢艙,另外一部分艦娘協助,往島嶼上搬運裝備。
最先送上岸邊,最先組裝起來的,是八套資源轉化設備,這是艦娘們持續活動的基礎。
然后是各種基本的軍港設施,包括模塊化的港區公寓房。
有了居住的地方之后,艦娘們開始正式的工作,部署環境改造設備,其中有大致四大類。
第一,大氣采集設備,采集氮氣與二氧化碳,作為轉化設備的原料,用于生成艦娘資源。
第二,制氧設備,直接電解水制造氧氣,氧氣直接投放到附近的空氣中,副產物氫氣通過管道排往高空。
有了資源轉化設備之后,艦娘們的資源就是近乎無限的,那么電能也就是近乎無限的,用于電解的原料也隨處可見。
氫氣對艦娘們而言沒有多大用處,如果和氧氣一樣直接排放到周圍會很危險。
氫氣燃燒乃至爆炸是小事,把剛造的氧氣又燒了才是大事。
不過氫氣重量比氧氣輕的多,只要排放到稍微高點的地方,讓它們自己不斷上升,一直飄散到宇宙空間就行了。
第三,制氮設備,采集氮氣制作氮肥,作為后續種植陸地植物的肥料。
第四,種植設備,持續培養藻類植物,持續投放到大洋上去,讓植物自己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氧氣和有機物。
在完全沒有生物的海洋中,直接幾乎無限制的投放藻類,當然有可能導致生物災害,甚至概率還可能會比較高。
但是對于這個沒有生命的星球而言,導致了藻類大爆發的話,那絕對是好事
這些設備,全部都是自動設施,同時分為海上與陸地兩種,不過絕大部分都是水上設備。
它們的外觀都是一個個的圓球,可以在海上自主持續漂浮,同時具有一定的航行能力,直接消耗艦娘資源工作。
艦娘資源也就是中間態物質,能量比核聚變還高一個數量級,所以這些設備儲存的資源,足夠它們持續工作一百年。
艦娘們會通過港區的制造設備,批量化的生產這些圓球設備,然后不斷的投放到大海上去,直到它們遍布整個星球為止。
它們將在整個星球的大海上,持續不斷的改造星球大氣,直到把星球表面的空氣壓力和溫度,都降到近似地球為止。
htts:book191905711798865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